一位大学校长曾讲过一句话,“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深深知道十年后的高等教育会和现在很不一样,但却不很清楚到底会怎么不一样。”
李晓明 北京大学
具备六大特征的网络课程才是慕课
过去四年,我在北京大学做了一些慕课方面的工作。回望过去的四年,的确有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其实,慕课无非是一种网络课程,而网络课程已经有20多年历史了,但为什么大家还对慕课表示特别关注呢?我想,有六个特征让慕课与其他网络课程不一样。
第一,完整的授课视频。慕课作为一门课,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完整、成系统。而有的网络课程内容零散,没有视频,或者只有样例视频,不太方便学习。第二,立判对错的测验。有的网络课程材料很好,但是没有立刻可以给出正误判别的测验题目,以让学习者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第三,支持互动的论坛。有的网络课程,例如前些年一些风行的网络公开课很有意义,但是一般不支持师生学习互动的论坛。第四,实名身份的讲者。不仅实名,还包括来自何方。第五,彻底开放。真正是任何人,只要能上互联网,都可以无障碍地参与学习,不需要申请批准。第六,学习免费。这是特别引起大家兴趣的一个重要特征。
慕课同时具有这六个特征,前三个是技术性的,代表着一种良好体验,后三个是精神性的,代表着一种理想追求。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将不成为令社会为之一振的慕课。其他形式和追求的网络课程资源,各有目标定位,当然也有很高价值的,但不算是慕课。
回望慕课的早期,即2012~2014年间,慕课在媒体中是一个什么表现?“元年、浪潮、革命、造成失业、海啸、风暴、颠覆、大学关门”等等,这些词在媒体中热炒得相当厉害。这些词的确让大家兴奋和憧憬。然而,四年了,我们似乎并没有看到这些现象发生。
即便如此,大家仍然一直对慕课保持兴趣,社会也一直保持着兴趣。介绍一个比较有特点的例子,牛津大学是相对保守的学校,在观察了四年后,2016年11月15号,其宣布参与慕课,并且于今年2月份开出了牛津大学的第一门课——从贫穷到繁荣,这门课我特意上去学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内容,真的很棒。总的来看,在国际主流平台上,现在开设的课程约4000门,参与学习的人数大概4000万。在中国主流平台上,开设的课程约2000门,2000万人参与学习。
从慕课,你能获取什么?
慕课究竟怎么样呢?效果和影响如何呢?以北大的慕课为例,西北大学的一位同学在申请北大保研时,在个人材料中特别提到完成了一门北大慕课的学习,并附上得到的证书,于是成为一个很好的加分条件。法国某学习者在学习了北大“生物信息学”后,该课的慕课证书帮助他得到了一份生物领域工作。而且,慕课可以和学分联系起来,中国有些大学已经开始鼓励学生选学部分他校开设的慕课,并认定为本校学分。此外,从2015年开始,发展出来一个新名词,叫做慕课微专业(specialization),它将若干相关的课程进行打包,以所谓的微专业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例如,数据科学(10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机器学习(5门,华盛顿大学)、商业分析(5门,宾夕法尼亚大学)、医疗市场(5门,明尼苏达大学)、数字营销(6门,UIUC)、生物信息学(7门,圣地亚哥)、宇宙之旅(4门,耶鲁大学)、创意写作(5门,卫斯连大学)等等。
北大也做了这方面的尝试,推出了程序设计与算法微专业。它包括六门课程,加上一个课程设计,我们将其称之为开发实践。从2015年7月份开课以来,已有两万多人选学,20多人完成。
进而,MIT带头,人们在慕课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学历提法——微硕士(MicroMaster),也涉及到一组相关慕课的学习。也开始有了基于慕课的硕士学位。一年多前,Coursera创始人DaphneKoller公开预言:“在未来十年里,每一个专业硕士学位都将有慕课版本”。与“微专业”相比,“微硕士”的“文凭性”更加明显。以MIT首创的供应链管理微硕士为例,要学习5门慕课加1个capstone设计,而且需要完成身份认证和付费,才能得到MITMicroMaster。重要的是,具有MicroMaster的人可接着申请MIT常规供应链管理硕士学位,申请成功以后,前面的学习会被承认学分,从而可节省在校时间和费用。目前Coursera上已有35个慕课微硕士课程组合。除了硕士层面的学历创新外,大家也在思考本科层面能不能做一点什么呢?例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与edX合作,面向全球开设有学分的大学一年级慕课,一共12门课程,主要是通识教育类的课程,学习免费。每门课如果通过考试,可选择付不超过200美元得到大学承认的1学分。通过了其中8门课后可申请进入ASU上大学二年级。
而且,有些国家的政府已经开始旗帜鲜明地鼓励在终身学习中用慕课。新加坡政府去年做出决定,给每个25岁以上的公民建一个初始充值$500的账号,鼓励人们学习慕课,可用于支付身份认证证书费,其中认定600多门慕课的课程,以及80个微专业。
慕课四年的态势观察
第一,在过去的四年里,慕课课程量、学习人数,一直在线性增加。一方面,持续增长是令人可喜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能意识到它没有像典型互联网应用在最初显现的指数性爆发,说明慕课的表现特征和一般“火”的互联网应用不一样。多方数据表明,不管是平台的注册人数数据,以及每一门课的学习人数数据都支持线性增长的结论,这是很重要的结论。大家现在的注意力多放在怎么把它用好,在增长的同时,把它用到不同的场景,用不同的机制、不同的模式来开展。
第二,各种应用场景、机制与模式在探讨实践中。从前面举过的例子中可见一斑。为什么以往的网络课程没有这种景象?在过去20年里,人们也追求网络课程的应用,追求其价值的体现,但总体看来都是局限的,互联网思维体现的不够。我的认识是,慕课,作为一个特殊的网络课程,它真的不一样,前面讲到它的六点特征,会造成非常不一样的结果。因为它的内容完整,技术好用。而且,开放使得人人可学。
讨论慕课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还可以有一个角度。那就是如果从今天开始人们都不谈慕课了,那么,慕课给我们社会是否已经留下什么了?还是随着我们不谈它就不了了之了。我认为不是。因为,四年里围绕它的各种实践已经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应。
第一,深刻激活了人们对在线教育价值的再认识。在大学教育中融入开放在线课程,已经形成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第二,带动了各种形式网络课程服务的显著增长,但一夜之间暴富不太可能。第三,慕课的初衷任重道远,但前途光明。
对于第二点“慕课浪潮带动其他网络课程服务”,我深有体会。例如图1是一家课程服务公司近几年业务增长的情况。
横轴是时间,纵轴是中国大学生中参与他们课程有偿学习的人数,已经达到千万。显著的增长发生在2013年前后,那正是慕课开始在中国火起来的时候。这个图是很有代表性的。
此外,我认为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是最近教育部发布的41号令。这个令是在十多年以后重新修订发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其中有几条很有创意,第五条提到“鼓励和支持学生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这四个“自我”,是新提法,以前没有。第十六条特别关键,“学生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可以申请辅修校内其他专业或者选修其他专业课程;可以申请跨校辅修专业或者修读课程,参加学校认可的开放式网络课程学习。”其中的开放式网络课程,也就是慕课了。我认为,将这一条写进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里是一个巨大的推动,我们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审时度势看到了改进高等教育的一种可能性,鼓励大家进行实践。
当今,与慕课相关的一个潮流,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表达,叫“混合”。混合是慕课应用创新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律体现在多个方面。
第一,内容的“混合”,例如,线上线下、多种媒体形式、多种互动方式等。
第二,时间的“混合”,例如,中国时间、美国时间、假期时间、学期时间,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虽然大家不一定都在同一时间到课堂,但是都可以在同一门课、同一堂课里学习。
第三,学历的“混合”,不同的大学不仅互认学分,而且也可以互认前序新型学历。什么叫前序新型学历呢?一个学生可能得到一个MicroMaster文凭,然后去MIT申请攻读硕士学位。当然,他要学一些新的内容。于是,MicroMater就成为硕士学位一种前序学历。这种情况可以推广。例如一个在中国某公司上班的人,通过网络学习获得了MIT的MicroMaser,可以接着到中国的某大学学得一个硕士学位,花的时间和费用都比常规少一半。这就是中国该大学承认MIT的新型学历,作为其硕士培养的前序学历。这为我们带来很多想象。
第四,社区的“混合”,一门课的教师团队和学生群体成员来自世界的不同角落。
第五,大学教育品牌的“混合”。我们其实早就混合,只不过我们没有意识到。现在我国一些大学开展的国际办学品牌,宁波诺丁汉,西交利物浦,等等,不就是“混合的”吗?也许,有了大量慕课,会出现更多的样式。
第六,联盟的“混合”。各种联盟就是“混合”体,在标准、质量、信誉等方面提供某种统一保障和互惠机制。
第七,继续教育、终生学习的“混合”,在慕课的方式下会更加有效和便利。成人自考、网络学院、开放大学等等,都不可避免地需要有新的发展思路,或者叫转型。
第八,曾经流行过的企业大学,正在慕课概念下获得新生。
(本文根据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李晓明在“2017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上的演讲整理)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