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肇弘:从“创客”到“创课”
作者:    浏览:1315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向来就是我不变的信仰。从E-learning、M-Learning、Learning 2.0,企业大学、一直到近来如火如荼的微课和慕课…,不论是听课、授课、或是亲自制作线上课程,即使读遍了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若没有经过一定程度的实践,从失败中累积心得与经验,我是不会轻易妄自发表评论的。因此,当近来在全球创业圈吹起一股“创客 (Maker)”风潮,强调凡事亲自动手实作,勇于挑战大胆创新的精神,顿时让我觉得心有戚戚焉,深有同感。今天,就和各位朋友探讨,在当前 “互联网+教育” 的大时代下,全球创客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微课慕课的未来发展有什么影响,又将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图片来源: Pixabay)
创客的国际发展趋势

在全球青年创业领域,“创客”(又称为“自造者”)无疑已成为当今最热门的概念与话题。创客的概念来自于英文Maker的含意,通常是指自己动手制作,包含了软件硬件设计与制造的实践者。由于开源码硬件平台(如Arduinos)、3D列印机等工具,成本已经非常低廉,取得容易,创客们可以轻易将自己脑中的发明构想制作成实物。知名作家Chris Anderson甚至预估,“创客运动”将掀起新一轮的工业革命。

欧美教育鼓励孩子们动手实作由来已久,美国硅谷的“车库创业”就是因此兴盛,创造一代繁华。大约从2008年起,专门支援创客的“创客空间”率先开始在美国成形,以美国波士顿的工匠庇护所(Artisan’s Asylum)最为著名,此外在美国多处成立分支机构的TechShop,还有柏林的Wedding创客空间都是年轻创客们动手实践自己梦想的园地。

因为创客,“STEM”的教育理念近来也在世界各地被大力鼓吹,亦即科学(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数学(Mathematics)。根据美国联邦教育部统计,未来十年需求最多的工作机会都和STEM相关。为了刺激青年创新创业能量,带动创业型经济蓬勃发展,世界各国许多支援创客的相关计画也纷纷出炉,许多大学近来开办创客与创业相关课程,包含“创业团队”、“创业主题”、“实作场域”与“验证学习成果”等关键要素,藉由创客组成创业团队,鼓励学生动手实作,透过团队协同交流学习,验证所学如何在真实世界中运作。

台湾近期也推出了 vMaker 计画,共有三个层面,首先是寻找年轻创客 Maker,让高中职学生从校园起就开始接触动手实作的文化,载着3D列印机、CNC机台和切割机等器材的卡车从学校出发,目标在2015年底前巡回189个校园,2016扩散至308所学校,总计497所学校。第二阶段是“Make for All”数位制造竞赛,希望鼓励创客从日常生活中发想创意好点子,动手解决问题。最后则以FabLab亚洲年会总结,邀请来自亚洲各国的创客团体参与为期四天的会议,进行深度交流。

创客 vs. 创课

那么,创客和微课慕课到底有什么关系呢?首先,以我个人所接触过的创客 (我自己应该也勉强算是一个),基本上都是成就动机与自学能力非常强的学习者,不论是3D列印、硬件、软件的开发与设计,几乎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必须在互联网上搜索全世界的相关资料,不断在错误中尝试,不断修正,幷使用流利的英语和全世界同好在社群中相互交流与学习。你看,这不就是完成慕课最需要的自主学习精神吗?

其次,所有的创客几乎都可以说是微课或慕课的重度使用者。想一想,如果有: “如何以3D列印卡通公仔”、”如何自己动手设计 Arduino四轴飞行器无人机”、”如何设计Lego Mindstorm 机器人破解俄罗斯方块”、”iOS 及Android游戏设计与开发实务”….等等微课或慕课线上课程,你认为会不会受到创客们欢迎呢?起码,我自己就几乎整天都在网上疯狂搜索相关的信息。只要发现这类课程,通常我绝对是毫不犹豫地注册、付费、上课,然后享受一段愉悦的学习之旅。所以,对于微课或创课来说,创客绝对是一个好市场。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个人认为,目前在国内,说得一口好微课或说得一口好慕课的人实在太多;真正做出一门好微课或一门好慕课的人实在太少;微课慕课的商业模式人人谈得头头是道,理论模型人人画得煞有介事,但,真正动手具体实践的,又有几人?

我认为不论是微课或慕课,朋友们,在你看完这篇文章后,应该就要马上离开座位,卷起袖子,赶快注册几门课程,而且赶快自己动手试作几门课程吧 !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所有的错误,都是最好的案例;所有的失败,都是最好的教材;所有最好的学习体验,都是来自于自己动手的具体实践。

结语

借鉴“创客”精神,我认为目前在国内的微课或慕课领域,在互联网+的时代潮流中,应该要培养更多具备“创客精神”的人才,大力投入“创课”的行列。

什么是创客精神呢?不论定义如何,我个人的解读是 : 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合作、分享。不论是微课或慕课,在课程设计或是教学活动方面的规划,都应该要加入更多的创意巧思,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及商业模式,开发崭新的课程,创造更好的学习体验。此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教育”的浪潮中,微课或慕课绝对是创业领域的圣地,具备创客精神的人才,更是可以一抱负长才。

最后,我认为最值得学习的部分,就是全球创客们的合作与分享精神。3D建模、音乐、程序码、硬件设计图….等,几乎所有你想得到的内容,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取得,创客们彼此乐于合作与分享,幷在不断的交流中一起进步和成长,这也是全球创客经济如此强大的主因。

但在微课慕课领域,老师们各自埋首努力的太多,相互交流分享的太少。许多制作微课慕课所需要的资源、软件、硬件、设备、甚至是创意、经验…等等,目前都缺乏相互交流与分享的机制与平台。未来,我们应该从创客经济学习,说不定“创课”公共服务平台、“创课”孵化器、“创课”实训基地、“创课”项目引导基金、“创课”咖啡….都可以陆续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创课”生态系。就如同现在中国互联网创业领域英雄辈出一般,我们的微课慕课未来也将有机会在世界舞台上引领风骚。我深切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专家简介

廖肇弘现任中国文化大学创新育成中心执行长、产学研发长、产学合作中心主任、MOOCs 发展中心主任。

廖肇弘为英国里兹都会大学企管博士班、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MBA硕士班毕业。曾任工研院产业学院经理、资策会数位教育研究所经理、Microsoft 公司顾问、IBM 公司顾问、 PricewaterhouseCoopers 特聘顾问、华为大学 MOOC 咨询顾问….等重要职务。

廖肇弘长期关注我国企业人才培训及学习发展趋势,对于eLearning、知识管 理、企业大学、创新与创业投资、人力资本等议题曾于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重要著作与论文,引用廖老师之博硕士论文多达 450 篇以上;此外亦曾主导多项产业人才培训政策规划之领导工作,担任许多大型企业知识管理及人才发展顾问,活跃于两岸人力资本及知识管理领域的产官学研界,是拥有深度理论研究能力与实务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www.ccotver.com/i/1200.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