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深入基层开展现代远程教育 系统培养农村应用型人才 - 中教全媒体
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展示 |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深入基层开展现代远程教育 系统培养农村应用型人才
作者:    浏览:14093

深入基层开展现代远程教育  系统培养农村应用型人才

—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定向培养工程项目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现代远程教育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家“十一•五”规划启动的契机,结合中国高等院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要求,于2005年开始与北京市农委组织部合作共同组织启动“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定向培养工程”。该工程以农村基层干部为主要对象,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管理为主要内容,以远程教育为主要手段,开展了“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和“农村基层干部在岗能力培训”项目。先后招收学历教育学生9000多名,毕业学生3000多名,为农村基层培养了一支熟悉本乡村、热爱本乡村、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村干部队伍,得到农村基层干部的欢迎,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一、合作单位

本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与各地方政府部门(市级以上的农业、组织、科技、扶贫等政府部门)合作举办。目前,参与该工程的地方政府部门分别有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农村工作委员会、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四川省农业厅、上海郊区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办公室、临沂市委组织部、连云港市委组织部、山西晋中市委等。

二、办学规模

该工程已经先后招收学历教育学生9000多名,已经培养毕业学生3000多名,为农村基层培养了一支熟悉本乡村、热爱本乡村、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村干部队伍。


农村基层干部各批次招生情况

三、运营模式

(一)项目内容

1.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学历教育)

以农村基层干部为主体的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中青年为对象,开设层次有高起专、专升本;专业有园林、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村区域发展(农业推广与创新管理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方向)、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等9个专业(方向)。该项目在相应层次专业的普通教学计划基础上,制订独立的教学实施计划,在地方特色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体现农村基层的特点。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教学方法提倡案例、讨论,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2.农村基层干部在岗能力培训(非学历教育)

根据目前农村基层干部的实际情况,开设以乡村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课程。通过专题性的短期培训,使农村基层干部在政策运用、行政管理、发展规划、社区文明、民事调解、组织协调、财务管理、市场开发、商务信息(开发)、环境保护、现代农业等各种事项中,获得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

(二)政策支持

参加本项目的地方政府部门制定了专门的政策,提供相应的资金补贴,遴选并审核参加项目培养的范围和对象,对合格人才进行考核录用。同时,网院在学费上也给予相应的补贴。其中,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在《2006—2010年全市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教育规划》中明确地将中国农大及中国农大校外学习中心作为实施规划的依托单位;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在“渝农发[2008]607号”文件,四川省农业厅在“川农业函[2009]463号”文件,临沂市委组织部在“临组发[2006]6号”、“临政办发[2007]24号”文件,连云港市委组织部在“连委组通[2008]67号”文件,山西晋中市委在“市农工办发[2008]7号”文件中均明确表示了对该工程的支持,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四、创新点

通过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定向培养工程的实践,探索农村远程教育的教育机制和管理办法,研究适应“三农”实际条件和满足切实需求的远程教学模式,在建设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体系,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具有很好的创新点。

(一)为“三农”服务,必须加强与基层政府的合作

地方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良好合作,是为“三农”提供优质科教服务的保障。本工程在试点工作一开始,就确立了为“三农”服务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合作。除了提供一流的师资、教学、管理以外,还设计专门的实用技术培训专题,提供当地特色实用性课程。

地方政府在合作过程中,把本工程作为农村党员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得重要内容之一,专门下文逐年选送农村基层干部及后备队伍参加中国农业大学网络学历教育学习,并为每名学生提供3000元不等的经费补助。同时,委托中国农大的校外学习中心作为该行动的实施单位,利用现有设备和场地,组织协调当地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参加各项学习。这些支持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课程体系,为农村培养应用型人才

本工程针对农村实际需要,本着“保持专业,加强通识,凸现拓展,重在应用”的原则,科学安排“专业教育课”、“实践教学环节”、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类的“通识课”、拓展知识面的“选修课”等四类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比重,并提供大量课程供学生选修。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由针对性地提供实用的课程。如围绕提高农村基层干部依法行政、依法治村的需要开设《农村法规》、《农村经济法》等课程;围绕改进村级干部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式开设《领导艺术》、《传播与沟通》等课程;围绕提高村级干部驾驭农村经济的工作能力、增强带领村民致富的本领开设《市场营销》、《创业设计》、《现代农业新技术》、《农村经济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以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

(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满足农村实际需求

通过专题性的短期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在政策运用、行政管理、发展规划、社区文明、民事调解、组织协调、财务管理、现代农业等各种事项中,获得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是本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学历培训课程计算学分,达到要求发给培训技能证书并可计入学历教育成绩。

(四)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全面保证教学质量

针对农村基层干部学员的特殊性,现代与传统相结合,远程与面授相结合,采用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通过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平台,可以得到实用技术培训(点播网络课件或者面授)、远程专家咨询或远程病虫害会诊(网上答疑)、科技中介服务(人才交流服务、企业与产品展示、农业电子商务、科技贸易等)、情报收集(网站信息浏览与搜索),既可以学到知识,也可以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具有针对性的咨询与指导,非常切合实际,农村基层干部听得懂,用得着。

特别地,本工程还选拔了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和技术人员担任辅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当面辅导。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切实保证教育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五)全方位教学服务,解决农民学习的实际困难

针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特点,远程学历教育采取分散式自主学习+集中辅导、实习+考察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把学员按学习条件和环境编成不同的班、组,配备专门的班主任进行分班管理和服务,并配备了班主任。班主任们及时地了解学员的学习需要和困难,关注和督促学习进度,与学员建立了广泛、深入的联系。

针对路途远,上机不便的问题,本工程还专门建设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并设在了镇、村的社区教育中心学校,送教上门;针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特点,灵活调整上课时间,遵循闲时多学,忙时少学,利用周六、周日时间对大部分课程进行面授辅导。上课尽量避开农忙季节的原则,切实保证学习、工作两不误。

五、评价

通过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定向培养工程,农村基层干部执政能力和知识技能普遍得到提高,他们感到自己的知识增加了,视野开阔了,处理问题也比以前高明多了,构建和谐社会也有具体想法了。

首先,增强了农村基层干部的执政能力。“知识不牢,地滚山摇,以前我们村的村民经常上访,你农村基层干部不学习,不懂法啊,怎么去做好村民的工作?经过中农大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络课程教育,就那法律知识我张嘴就来,一条一例我给你解释得清清楚楚,依法办事,村民还上什么访,这就构建了和谐社会嘛,我们村里不上访,那才能和谐”。来自龙湾村学生的张亮谈到自己从网络教育中受到的实惠侃侃而谈。

其次,提高了学员的知识技能。“没学之前觉得自己懂得挺多,学了之后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学习经济管理的学员刘再明不无感触。他是龙湾屯三里辛庄的治保委员,50多岁,头发都白了,但仍然坚持每周不少于30个小时的学习。他说:“农民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拿一张文凭。通过中国农大网络教育学习,我们收获太多了。一是学会了电脑,学会了上网。现在政府网上办公,我们收发电子邮件、查询信息都不成问题了。二是给我们‘洗脑’。现在看问题的视野开阔了,对农业的各种政策理解更深了。三是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比如学好了《财务管理》,再看村里的账目就清楚多了。”

北京市农委组织处杨处长表示,“现阶段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自身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还不能够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是一项事关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和长期任务。所以北京市农委和组织部联合下文要求各区县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结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及中国农业大学等有关院校的远程教育进行各类干部的培训和教育。”

该工程已经得到了教育部各级领导的大力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葛道凯专门到校外学习中心调研,希望中国农大网络教育学院再接再厉继续在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远程教育办学中走的更快些。2009年,远程教育协作组在中国网络教育十周年会上为中国农业大学颁发了“教育扶贫突出贡献奖”等奖项。网络教育学院被学校评为“服务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

该工程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多年来一直跟踪项目的发展,先后发表了《中农大网院:建立农业远教模式》、《如何开展面向农村基层的网络教育》、《农业远教在研究与创新中发展》、《中农大网院:全面打造“乡村领头羊”培训工程》、《中农大网院:创新农村基层信息服务模式》、《河清雨:一个基层干部的求学之梦》等文章,多角度地对该工程进行了分析和介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农大网院先后在新浪网、新华网、搜狐网等媒体连续8次获得“十佳网络教育学院”称号,2010年还获得“2010最具社会责任感远程教育学院”、“2010最具社会满意度远程教育学院”等奖项。

六、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共有2000多万名农村党员,600多万名村干部。但村两委干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极少,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些“领头羊”的执政水平、影响力大小、能力强弱,不是先天形成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为此,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将在该工程的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各级各地方政府的合作,组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乐清市分校等不同性质的涉农办学机构和科研机构,建设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重点研究高校农业继续教育服务体系构建与管理体制机制、农业继续教育资源整合与合作共享机制、面向农村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农村的继续教育远程开放办学与服务模式。

通过继续教育基地,进一步推进深化拓展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定向培养工程,开发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或者视频节目,培养现代农村基层干部专科、本科学生,组织创业型农民培训,组织服务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通过该工程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形成高校继续教育服务社会的典型应用模式之一。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落实培养适应“三农”工作需要的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需求,和地方政府合作开展了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定向培养工程项目,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本项目给我们的启发有:一是满足了农村基层的需求, 重视当地政府的作用,有较好的办学定位;二是设计了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落实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远程教育服务模式;三是搭建了因地制宜的适合农村村镇干部和农民的教育培训远程教育平台;四是切实整合了高等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资源,培养了一批热爱乡村,具有科学发展观、社会责任感和先进的科技文化素养的农村经营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实用性乡土人才。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www.ccotver.com/i/12589.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