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从“学历”到“能力”:成人高等教育新成效 - 中教全媒体
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展示 | 新疆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从“学历”到“能力”:成人高等教育新成效
作者:    浏览:12691

从“学历”到“能力”:成人高等教育新成效

—新疆师范大学成人学历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背景介绍:

新疆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省属重点院校,是新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双语教师的培养培训基地。学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始于1984年,在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充分发挥了成人高等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办学职能,累计培养4万余名本专科层次的专业人才,为自治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成人高等教育“学历补偿”使命的完成成人学历教育办学进入发展瓶颈,生源逐步下降,办学空间越来越狭小。成人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无可回避地迎来了改革转型的挑战。

新疆是多民族地区,全区有4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62%,是全国民族成份最多、少数民族比例最高、分布区域最广的省区。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区,亦是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新疆目前尚不具备以培养产业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同时也未具备大规模推进以社区文化教育为主体的继续教育的群体基础和人口基础。面对发展“困局”,新疆师范大学启动了以提升成人高等教育社会适应力为总目标,以培养模式转型为抓手,为社会转型和产业升级做好服务和支持的成人学历教育“破局之路”。

案例陈述: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迈入“十二五”之后,过去那种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要求相近的本专科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越来越失去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当大量已拥有本科学历或已在岗工作多年的同等学力在职人员进入到成人高等教育学习群体中后(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其中有35%的学生为各幼儿园在职、在编教师),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群体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已经发生改变,以往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历优势”已然越来越弱化,学生群体逐渐从片面追求“学历”,转变为追求“能力”;从关注“毕业证书能够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工作”,转变为“在这一纸证书的背后,我能够学到什么,能够解决现实工作中的什么问题”;从关注单位、社会对于学历的要求,转变为提升自我的社会适应力和岗位履职能力。

新疆师范大学在认真总结以往办学经验,梳理当前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为契机,以技能型课程开发为抓手,以网络化学习平台为支撑,形成理论性课程自主学习+实践性课程面授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通过重新编制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模式、研发技能型课程,转变授课方式,强化技能训练等方式,基本转变了成人高等教育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趋同的现状,由“学历”教育转变为“能力”培养,建立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网络+面授”、“学历+技能”的成人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赢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

一、应对“市场”需求,确立改革方向

模式转型,理念先行。面对具有深刻“市场背景”和“区域特点”的新疆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首先认清两个问题,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要回答好这两个问题,我们必须认清楚成人学历教育学生的岗位履职需求和个人专业成长需求。显然,相对于理论水平的提高,社会适应力、岗位履职力的提升更符合在职人员学历教育的诉求。为契合社会需求,做好模式改革,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我校围绕“打好理论基础,强化实践训练,提升岗位技能”的总目标,拟定了以“学社契合”为教学原则,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培养目标,以“网络+面授”为教学形式,以“理论储备、职业素养、技能方法”为课程模块,以“双师型”教师为师资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思路。

二、突出“能力”提升,做好顶层设计

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针对“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局限于“文凭学历”,未能着眼于提高学生现有岗位技能和知识水平,无法凸显成人教育职业导向的弊端,我校启动了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自学提示的修订和重新定制工作。在坚持“学社契合”原则的基础上,学校通过采取高校专家牵头,行业人力资源部门、技术骨干、职业精英参与的形式,为每个学科组建了“四人行”编制团队,分从学术性、职业性两个层面,按照学术要求、理论储备、单位需求、职业能力四个维度对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自学提示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方案、大纲与以往相比,在保留学术性的同时,更强调学习内容与知识转化相一致,学习者学习意愿与所学内容相契合、人才培养与单位需求相衔接;新编制的自学提示则更强调学习者的自学可操作性和未来的教学工作的可参阅性。三个纲要性文件的修订,为我校实现师范类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能力”训练,创新教学模式

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一直以来以函授、业余为主,教学课时具有明显的“天花板悬空效应”。但要做好教学改革、强化“能力”训练,恰恰需要突破“天花板悬空效应”。因此,学校启动了以网络为辅助形式的教学改革。一是将课程从性质上划分为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两大类,二是在划分的基础上,按照理论性课程以“网络学习”为主,实践性课程以“面授实训”为主的思路,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形成了一种“网络+面授”的融合型教学模式。就学前教育专业为例,目前实行网络学习的公共必修课程共四门,专业必修课共五门,计划课时总计为272节,除去每门课考前面授辅导8课时外,结余的200课时将全部用于实践性课程。

新的教学模式,不仅通过网络拓展了学习的时空维度,解决了函授、业余模式下,而且教学课时的“天花板”问题,缓解了学生工学矛盾。与此同时,通过将网络课程结余的面授课时用于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实训。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并行,相互“取长补短”的新模式,使得整个教学计划呈现弹性、可控、可操作的优点,实现了“网络学习”与“面授实训”相辅相成,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学历与技能同步提升的教学新局面。

四、坚持“能力”导向,构建三维课程体系

知识与技能是“能力”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人才“能力”培养,促使学生在学术、职业两个层面协调发展,学校从理论储备、职业素养、技能方法三个方面打造新的课程体系。一是“理论储备”,其为学生提供一些职业发展和终生学习必备的课程与技能,也为学生后续的课程学习提供理论支撑,巩固和提升本专科学生学术水平。“理论储备”与原来“学历”教育课程紧密衔接,由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两个部分共同构成。二是“职业素养”,其从认知的角度为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方法,并与实践课程结合,将以“亲身体验”的方式,促使理论从理性上升为感性,为学生系统认知的形成做好“铺垫”。三是“技能方法”,这部分课程各个专业的内容都不尽相同,以师范类专业为例,其主要是帮助学生熟悉、掌握、凝练、优化一线实际教学方法,补充教学知识,提升教学技能,为“站稳”讲台做“培训”,由教学方法技能课、课堂实训课组成,主要讲授各学科各类课型的授课方法及技巧。三个层次的课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不同维度促进学生教育思想的转变及职业能力的提升。

五、完善“网络平台”建设,提升网络学习绩效

网络教学的引入,使教学管理带来了新的变化。为做好新模式下的教学服务工作,学校一方面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建立“新疆师范大学成人学历教育网络学习及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解决网络学习、教学管理、教务管理、辅导监控、学生监控等问题。一方面在网络学习的日常管理上狠下功夫,通过外联学生,形成对学生网络学习的长效督促机制;通过内联授课教师,形成对教学、辅导、答疑等环节的督导。扎实做到“三个有”,即网络授课有人辅导,学生疑惑有人解答,不上线学生有人督促,使得网络学习的质量得到保障,提升了网络学习的绩效。

六、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严把“能力”培养关

为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推进,学校围绕建设一支由高校理论型教师、一线实践型教师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总目标,从几个方面进行部署和建设。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统一制订、明确了实践性课程的具体教学比例、师资比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考核要求;二是以各级各类行业培训为抓手,对高校教师队伍进行针对性培训,强化教师队伍对一线新动态、新形势的把握和理解,促使教师队伍进一步从理论走向实践,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对“职业”培养的认同;三是通过聘请一线人员加入师资队伍的方式,打造职业化、实践型的技能课、实践课师资队伍,强化“职业”导向和培养。

成效与启示:

一、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实践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理论讲授仍占据主导地位,而老师又习惯于“填鸭式”和“满堂灌”,学生在校学习时的感性认识不够,只会“就理论而言理论”,即使有一些小案例,也都因与当前一线情况“相去甚远”而无法产生“指导实践”的效果。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理论落地,实践强化,突出实训”的原则,强调“职业需求”引导,将一线的实践型教师带入实训课堂,通过名师深入浅出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转化理论,最终提升实践能力。与以往相比,新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岗位适应力和履职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二、推进了成人高等教育改革:改革目标基本达成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成人高等教育初步达成了几个目标,一是通过高等教育与一线工作结合,使得人才培养目标能够随着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而转变,实现了由“学历”向“能力”的转向;二是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双规并行的教学方式,在强化“高等教育理论优势”的同时,凸显了在职人员的职业特色和职业要求;三是初步找到了一条调和当前高职中职教育重操作、高等教育重理论之间的矛盾“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

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一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改革后的成人高等教育在确保学历教育学术性的同时,促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为用人单位省去了再培养、再锻炼的时间成本,提高了用人单位对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能力”的认同。二是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新的培养模式较好的解决了学生需求与培养模式、培养内容脱节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力和履职力;办学竞争力明显提升,年招生人数呈现出“逆势增长”的良好局面。三是得到了学校的认可。经过几年的努力,2015年成人教育模式改革获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是我校成人教育历史上第一个教学成果奖,其标志着学术层面、学校层面对成人教育改革、模式创新、教学效果的肯定和鼓励。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www.ccotver.com/i/13551.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