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原春琳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北京召开的2017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表示,我们的高等教育要从外延式发展进入“内部精装修”的新时代。而内部精装修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质量,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今后发展的时代主题。
吴岩是在题为“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打赢攻坚战、建好新工科”的主题报告中表达上述观点的。之所以这样表述,是因为吴岩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从整体上来说,已经进入了世界中上水平”。
吴岩为这个判断给出了四个论据:第一,中国高等教育整体进入了世界第一方阵;第二,中国的高等教育与国际高等教育的最新发展,包括理念标准,开始同频共振,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中国工程教育。去年,中国工程教育加入了华盛顿协议;第三,所谓的第一方阵,不是都领先的,而是追赶和超越、自主和借鉴、跟跑与领跑交织交融;第四,世界高等教育开始认真倾听中国的声音,并融入中国元素。
随之而来,吴岩认为,应该把握中国高等教育的四大变化。
第一,中国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变了。一个传统的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今后“高等教育将是支撑和引领并重,并且引领大于支撑”。
第二,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变了。吴岩认为,乐观一点估计,到2019年就会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
第三,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变了。简单来说就是更加追求多样化。
第四,中国高等教育要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格局坐标。所以,中国高等教育应该放在世界舞台上去发展。基于此,吴岩说,我们的高等教育发展有这样一个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强国。所以,他认为高等教育要有四性:服务性、支撑性、引领性、人民性。
吴岩认为,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高等教育要围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使命,打赢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三个攻坚战,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交出“得意之作”。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机制创新。他表示,今后还要广泛汇聚社会资源,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加快新工科建设,促进新产业蓬勃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新人才不断涌现。
据介绍,会议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主办,中国教育创新校企联盟、高等教育出版社、慧科集团承办,中教全媒体协办。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近500所高校、350余家企业的1800余名代表,围绕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新工科建设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主题,组织了专题报告、分领域交流对接、产学合作项目推介展等活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产教融合良好生态,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据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14年启动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产业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4年来,项目参与企业数量、征集项目数量、资助经费和参与高校数量均实现指数式增长。协同育人理念已深入人心,产教融合、产学合作的良好生态正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正逐步建立。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