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大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教骨干教师培训:紧随技术发展,创新培训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 中教全媒体
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展示 | 东南大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教骨干教师培训:紧随技术发展,创新培训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作者:    浏览:12140

紧随技术发展,创新培训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东南大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教骨干教师培训

摘要  
着眼于“高起点、宽口径、长视野”,紧随汽车技术的发展,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教骨干教师培训中,创新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主要做法是:保留传统的经典内容,改变传统的理实分离的做法;通过导师示范,学员观摩,实时操作,结果评估等理实一体的做法,使学员能够全面、深入、系统地掌握汽车运用与维修相关技术;面向科技前沿,开发新兴专业课程,包括:清洁能源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导入校企合作几个典型案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员为中心,以提高学员职业素质为教学目标。通过所设培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得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有显著提高,成为在职业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作用的“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

案例亮点  
(1)详尽介绍最新专业内容以及实训流程、方法,并要求学员亲身体验;

(2)对与相关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解读,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长知识;

(3)学习名校经典案例,为受培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经验基础;

(4)通过撰写论文、实训报告、说课试讲、专家点评,检验培训效果;

(5)专业课程丰富、新颖的内容,手段多样、灵活教学方法使得学员们的专业水平、教学技能、实操能力有了跨越式提升。

一 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原来作为奢侈品的汽车日益大众化,并将逐渐成为家庭生活必需品,从而带动了汽车工程和汽车服务方面人才的大量需求。而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汽车已成为各种高端科技的结合体,汽车系统功能和结构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汽车的维修难度也不断加大,对检测、维修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目前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整体状况看,远远不能满足汽车工业发展及社会经济进步的要求,作为培养新型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的职业技术院校责任重大。目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已被国家六部委列入“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四个专业领域之一。相应地,必须着力对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师进行培养培训,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汽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充分发挥本校在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教学师资以及校校、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首次开办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班。着眼于“高起点、宽口径、长视野”,通过所设培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得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水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提高,成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和终身学习能力、教育创造能力,能够在职业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作用的“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针对此次培训,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精心研制培训实施方案,科学设定培训主题与目标,创新培训课程内容设置和培训方式方法,确保培训质量。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加强实践性培训,确保培训的针对性。

二 做法

1.理实一体,优化传统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职业教育理念更新、知识更新、方法更新,迫切要求对专业教学课程结构、授课方式、教学手段、加以改革。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教师资的培训,保留了传统专业课程的经典特色内容,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相分离的做法,采取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通过导师示范,学员观摩,实时操作,结果评估,力争达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应用的有机结合,突出职业教育的特性,使学员能够全面、深入、系统地掌握汽车安全性能检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汽车检测诊断技术以及维护、保养、修理技术,以培养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包含了以下内容:

1.1自动变速器技术

(1)重点讲解典型的液压自动变速器(A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无级自动变速器(CV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等自动变速器的系统结构、控制原理、单元构造、技术特点;

(2)目前最新的自动变速器技术及自动变速器发展趋势;

(3)自动变速器典型故障诊断与维修:

1)自动变速器机械系统、液控系统、电控系统的故障现象、可能原因、诊断流程、修理要点分析;

2)解码器测量故障及其他手动换挡测试等变速器的基本试验

学员通过自动变速器底盘排故台架和ABS/EBD制动试验台分组使用检测仪对自动变速器常见的典型故障进行模拟检测,然后各小组对所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并做出小结,最后由实训老师对本次实操进行总结。

1.2汽车不解体检测新技术

在汽车不解体检测诊断实训基地,使用SYSOKEAN汽车检测仪,进行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汽车发动机综合检测分析、汽车排气测量、汽车底盘悬挂系统检测,对各种检测采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得出一份科学有效、准确可靠的测试报告,再融合各测试系统的信息,实现汽车故障检测的全面性和快捷性,准确判断汽车故障。

1.3别克轿车数据流、车载网络诊断技术

(1)全面解读数据流对于汽车维修的重要性。掌握通用诊断仪控制电脑版本的识别、故障码读取和清除、动态数据参数显示、传感器和部分执行器的功能测试与调整、某些特殊参数的设定、维修资料及故障诊断提示、路试记录等功能;以及专用诊断仪参数修改、数据设定、防盗密码设定更改等各种特殊功能;

(2)实操阶段,使用专用诊断仪对别克轿车进行了喷油器波形的检测、点火波形和点火提前角的检测、及废气排放的检测,观察电脑的动态控制过程,对控制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数据分析,编制检测结果分析报告。

1.4汽车空调系统

系统讲解空调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解析空调电路;空调数据流的读取及分析;制冷剂鉴别仪及电子卤素检漏仪的使用;汽车空调故障的原因分析、检测诊断、维修和排除流程。

动手进行汽车空调系统故障的常规检查、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抽真空、加注制冷剂、加注冷冻润滑油工作;对空调制冷系统进行检漏;使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检测维修设备对汽车空调进行故障分析、检测诊断、维修排除工作。

1.5电控发动机诊断与排除

重点了解宝马汽车总线系统的种类、发展,以及信息传输原理和控制模块,分析CAN总线系统的常见故障、总线的检测、总线波形测量和总线诊断方法。在实操中,宝马运用专用检测仪测试了宝马总线系统的PT总线,读取波形、测量相关的电阻电压,并设置故障,进行测量分析排除。

在对电控发动拆装、检修过程中,学员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完成:

1)总成结构的拆卸;

2)拆卸发动机活塞连杆组;

3)拆卸发动机曲轴飞轮组;

4)发动机零部件清洗;

5)发动机外围零件的拆卸;

6)其它外围附件的拆卸;

7)发动机总体安装。

1.6汽车钣金技术

专业老师简要介绍宝马钣金、车身结合技术,以及焊接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适用场合、焊接设备以及气体保护焊、电阻电焊和胶粘铆接的工艺。由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经验的实训老师先行示范,学员现场观摩后,自己动手体验气体保护焊和电阻点焊,全面掌握作为汽车钣金焊接发展方向的胶粘铆接工艺流程。

1.7汽车涂装技术

在简要介绍汽车涂装材料、喷涂装置、烘烤设备和打磨、喷涂工艺流程后,学员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员演示,分组完成板件损伤处羽状边及中涂表面的打磨和色漆喷涂,其过程包括:

1)打磨羽状边;

2)刮涂原子灰;

3)打磨原子灰;

4)机器干磨原子灰羽状边;

5)打磨中涂底漆;

6)喷漆。

2.面向科技前沿,开发新兴专业课程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不断深度融合,全球兴起了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未来两大重点领域,作为承载着培养应用型人才重任的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必须要具备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应该了解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最先进的产品。在汽车工程领域,汽车的生命周期在缩短,新品不断呈现,功能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复杂。因此,在培训课程模块中,设置部分前沿学科和边界学科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2.1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了解德国工业发展的进程以及由自动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叠加带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深入解读“中国制造2025”以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动力,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战略举措。建立中国制造创新中心,从而提高整个制造业的效率,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制造水平,包括具体的最新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等等。智能制造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前沿产业领域与装备制造硬件产业紧密结合,最终迈向“工业4.0”

通过教学片,观摩德国奥迪工厂的智能制造过程,小型化、轻型化的机器人取代人工来实现琐碎零件的安装固定;柔性装配车取代人工进行螺丝拧紧;在装配小车中布置有若干机械臂,这些机械臂可以按照既定程序进行位置识别、螺丝拧紧;装配辅助系统提示工人何处需要进行装配,并可对最终装配结果进行检测。展望汽车运用与维修的未来,也将会面向智能化、网络化。

2.2 清洁能源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作为机械、电子、能源、计算机、汽车、信息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的集成,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品,该课程主要讲述的内容有:1)电动汽车发展史;2)电动汽车基本概念;3)电动汽车的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4)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5)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

2.3智能网联汽车

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汽车正在逐步实现车与X(人、车、路、后台等)的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并逐步具备复杂的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和执行等功能;在近期,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的优化目标,在远期实现完全无人驾驶的目标。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在我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发展定位从原来车联网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向智能制造、智能网联等智能化集成行业转移。

学员们通过学习,认识到清洁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其发展趋势是研究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和利用车载传感器进行独立驾驶的网联车,以及可与附近车辆及交通设施通过无线交换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实现综合网联车与自动驾驶优势性能V2V、V2I无线数据交换,即人、车、路、后台智能信息无线交换。此外,通过对国内高校和企业智能车研发情况分析,深入了解现代汽车发展中存在问题和对未来技术的展望。

2.4市场营销与客户服务技能实训策略

特聘有多年海外MBA名校学习、教学且有国外企业工作经历的专家,以保时捷汽车4S体系管理为案例,互动研讨新经济时代下,汽车市场营销与客户服务技能实训策略,让学员们感受先进的服务理念、服务技能和营销方法。

3.导入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对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职业院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目标,走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道路,产教融合,是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展实习与就业的有效途径,可以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无缝对接。

3.1保时捷品质实习生项目PEAP(Porsche Elite Apprentice Programme)

保时捷中国培训中心联手地方职业院校,合作建立并运营的培训项目(PEAP),旨在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优秀的职业技能培训,讲授尖端的服务技术,培养、储备保时捷经销商基层管理人才,并为他们创造最佳的就业机会,实现学校的汽车教育与汽车市场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

3.2宝马BEST项目(BMW Education of Service Technology Program)

宝马中国培训学院联合职业学校合作办学项目,意在宝马经销商和学员之间建立一座开放、有效的沟通桥梁。通过此项目,能够使学员掌握宝马汽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实操的基本技能,项目同时为学员提供实习、就业的交流平台,为经销商的发展储备技术人才,实现长期目标。

3.3参观特色名校

在浦江学院,系统了解该校应用型汽车专业的学科建设、师资培训情况和校企合作项目。学院与珠海龙神公司联合共建并运营钣喷精英教育项目,为职业院校教师、学生提供了切合汽车后市场的课程,协助建设优越的实训操作场地,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并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

在南京金陵中专,由江苏省名师工作室领军名师重点介绍该校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校企合作创新工作。金陵中专与宝马公司组建宝马学院,以学校宝马售后英才教育项目(BEST)为依托,学校和企业通过“共创、共管、共享”,最后达到共赢,实现资源互联、课程相通;管理互联、考核相通;路径互联、学习相通;教师互联,教学相通。双方“三共四联通”的合作模式成为校企合作的典范,也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4观摩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南京技师学院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同时也是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检修设备齐全、先进,硬件条件很好,具有世界大赛组织经验。学员们通过实地观摩,加深了解世界技能大赛组织情况和中国的参赛概况,为以后组织本校学生参加国内外汽车专业的技能大赛积累经验。

4以学员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鼓励开发新型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通过真实案例、互动研讨,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把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当前国内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针对参训学员中大部分都有十多年的专业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学员们在学校所教授的专业课程也不尽相同,对专业培训科目的要求也不同的特点,基于对学员学习和工作背景的掌握,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以学员为中心,从学员的要求出发,按照学员的特点分成几个小组。整个教学活动围绕着学员展开,以提高学员职业素质为教学目标。实践中,首先让学员先介绍自己给学生上专业课时的体会和在上课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由各个小组讨论并提出改革建议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由培训老师比对方案、总结归纳、评议,最终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这种以受教者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极具挑战性、刺激性,使学员由传统的被动式听课转变为主动的探索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员独立思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挖掘持续发展的潜力,为日后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5效果评估

按照制订的培训大纲要求,经过一个月的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学员必须提交:

1)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论文;

2)实训报告;

3)课程教案(说课稿);

后由授课老师和实训指导对论文和实训报告进行批阅,提出修正意见,并组织全体学员相互交流学习;选择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说课稿,由学员班级试讲,并邀请行业专家实时点评,对试讲优秀的学员,颁发荣誉证书。

三 成效

培训结束后,学院组织参培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学员们的普遍反映是:

经过一个月的课堂学习、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课外拓展、参观考察、实际操训,以及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我们对职业教育的现状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对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尤其是较为系统的掌握了汽车领域的新知识、新方向、新技能;授课老师渊博的知识、扎实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精彩的演讲、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拓展了我们的思路;专业课程内容丰富、新颖,教学手段多样,教学方法灵活,使得学员们的专业水平、教学技能、实操能力有了跨越式提升。

四 启示

反思整个培训安排和学员的反馈,本次培训紧随汽车技术进展,创新培训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学员和委托学校的积极反馈,说明这样的安排是科学合理的,符合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要求和培训发展方向,今后要继续应坚持,走出一条扎实的创新培训之路。

但同时也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由于培训时间的限制,未能安排学员到现代化的汽车制造厂和代表性的汽车4S店参观体验,在以后的培训中需要加强。

(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www.ccotver.com/i/15425.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