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科方业昌:高校新工科发展需要基础设施和供应链建设
作者:    浏览:13750

以新工科、卓越计划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机遇难得,挑战艰巨,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探寻突破产学合作瓶颈是每个高等教育人的职责和使命,身为产学合作的深度参与者,理应在这关键节点上掌握主动,争得先机。

慧科创始人、董事长方业昌

找出产学合作问题

第一,单维度点对点合作不具有可持续性和体系性

产学合作多年来一直被困于“如何深入”这个路障,即校企合作浮于师资、实习实训、设备等浅层次单维度点对点合作,难以持续且难成体系。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天然与高校目的不同,导致企业培养人才生态的责任和力度不足,企业难有精力与高校持续深入合作;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人才培养的学科包含多个层次多个维度,而企业各有专长,单一企业难以覆盖一个完整的成体系的学科,不成体系和不可持续成了产学合作深入的“拦路虎”。

第二,校企资源配置结构不均衡,选择和合作同等重要

众所周知,行业名企是稀缺资源,全国则有两千六百多所普通高等学校,在实际产学合作过程中可以发现,在校企资源不对等情况下,高校仍将行业名企作为产学合作的首选,导致产学合作多处于 “僧多粥少”情况。而事实上,垂直细分领域有很多独角兽企业由于综合知名度不高而未被挖掘,但这些企业代表着该领域某一方面的未来,对新兴学科体系的构建极有助力。

第三、师资资源、案例资源及数据资源难以共创共享

新旧动能的转换需要大量“实用人才”,“实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战”环节的培养,在此过程中,行业师资、案例、数据的共创共享显得尤为重要。以越用价值越大的数据资源为例,如果企业源数据给A高校使用后,积累的数据再给B高校用,以此类推,学生不仅可以作为接收端,更可以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和创作者,最终形成可循环可共享可共创的行业资源生态,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成效。

第四,前沿科技方向人才培养前期投入巨大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方向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建设、实验室、平台建设及漫长周期迭代都需要巨大的投入。因此在产学合作过程中,越是小范围、小规模的合作,成本就越高。只有共享共创,成本才会分摊给更多学习者以降低成本,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果。

第五,企业直接合作难以满足高教需求

企业方面,企业不是专业的教育公司,难以直接满足遵循高教规律的学科体系、教学研发、认证体系及运营服务需求。企业提供的核心资源多是原始食材,需要通过高校的“烹饪”,通过教师的传达,学生才能转化为自身知识和技能。

第六,高校改革动力受制于投入方式单一

高校方面,除实验室、基础设备等前期巨大投入外,新兴学科专业方向建设还需要长期的沉淀与及时的更新,而传统高校单一的申请专项经费的投入方式程序复杂、过程漫长,这大大影响了高校推进改革的动力。

校企单维度点对点合作现状不可持续、校企资源配置结构不均衡不对等、教育资源难以共创共享、前期投入巨大、企业难以直接满足高校需求、投入方式抑制高校改革动力六大问题成为了产学合作的屏障。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改在新工科供应链之上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工科,本质上都是高校在做教育供给侧改革,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是系统化的、可持续的一项工程,因此应先从“地基”改起,即从新工科的底层供应链开始解决:

新工科的底层供应链可以简单理解为新工科建设过程中整个供应链生态圈的基础设施,以新零售OMO(Online-Merge-Offline)做类比,其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以物流、仓储、移动支付、购物平台等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设施和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精准营销体系构成的底层供应链之上。

新工科的底层供应链有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新工科专业体系建设

前面已讲过,单一企业难以覆盖整个学科体系的建设,因此,在搭建专业体系时介入公正公平的第三方专业教育机构来整合众多企业案例、评判标准等内容,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 课程设计与开发

在课程设计与开发方面,整个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教学科研平台的设计要符合教育规律,在线课程的课程设计、制作要符合在线教育规律,不同场景、不同呈现方式都有一些方法,这些课程的设计与开发都需要专业的第三方教育机构研究方法论。

3、 校企师资双向互助提升教学水平

以第三方专业教育机构为纽带,借助相应的方法论、平台、机制及工具,创造企业与高校老师双向互动、双向提升机会,并以此树立师资培训的标准,从而提升教学水平和效果。

4、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研发

借助AI、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可以应用到高校教学体系及教学过程中,这些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同样需要专业的教育机构去研究。

5、 资本支持

早在2016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充分肯定和尊重社会资本,促进民办高校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参与到新工科建设中。

新工科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供应链构建,是一个系统化、可持续的工程,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关联。当新工科的基础设施构建完以后,可以继续搭建招生咨询、教学运营、教师培训及科研、学生管理、实习就业、教育金融等教育服务,以及微学位、创业孵化、考研、留学和职业培训等增值服务。

通过多家企业与第三方专业教育机构共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工科供应链,通过供应链打破校企之间的屏障,实现产学合作的深入突破,共同赋能高校与学生,实现新起点上的高教供给侧改革目标。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www.ccotver.com/i/18572.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