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引领 推进变革—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第五次对接会召开 - 中教全媒体
全景报道 | 创新引领 推进变革—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第五次对接会召开
作者:    浏览:12882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第五次对接会

开场视频

11月23日-24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第五次对接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对接会梳理了项目五年来的实施经验,解读教育部相关政策,发布和讲解项目指南。参会嘉宾和代表围绕产学研协同育人、新工科建设、校企合作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本次对接会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企业的约1500名代表参会,参会高校近500所、企业300多家。对接会由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联合主办,中关村智酷、高等教育出版社、慧科集团承办,中教全媒体协办。大会由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徐晓飞教授主持。

十二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理事长马德秀在致辞中表示,我和各位一样,始终关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证明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不可或缺的途径。马德秀指出,我们期待积聚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力量,从技术构思、产品开发、到商业应用,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公共创新合作平台,汇集创新信息,交流创新思想,提出创新理念,研究推动成果转化的新思念,探索针对产业界对人才的真实需求建立专业,推进行业企业参与办学,实现产教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画好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的最大同心圆,真正把创新活动变成产业活动,把创新成果变成产业成果,把创新贡献,变成产业贡献。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理事长马德秀

教育部高教司二级巡视员、理工处处长吴爱华发表主题为“加快新工科建设 激发产业变革活力”的讲话,他传达了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两个历史性重要会议的精神,解读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主动应对未来战略竞争以及高等教育变革对于推进新工科建设的迫切需求,介绍了新时代背景下新工科建设的理念、模式和政策,指出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做好下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探索者和引领者,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以高等教育创新引领大国崛起。

教育部高教司二级巡视员、理工处处长吴爱华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徐晓飞教授

中关村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宣鸿在会上作了“中关村政产学研用的创新实践”的主题演讲。他介绍了中关村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经验、做法及成效,对中关村政、产、学、研、用、金、介、媒八项要素进行了阐述。针对大学成果转化中的缺耐心资本、缺工程化、缺激励机制、缺要素链接等痛点和难点,中关村发展集团构建了集科技园区、产业投资、科技金融、区域合作、海外业务五位一体的业务体系,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精尖产业落地发展的链接器、放大器、加速器。中关村发展集团作为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愿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产经营等多个层面与高校展开深入合作。

中关村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宣鸿

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顾佩华以“一流本科工程教育及其实现路径的探讨”为题作了演讲,他以欧林工学院和MIT为例分析了全球工程教育现状和工程教育,从学生应该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的角度重新思考工程教育。他谈到,“融合工程创新模式中一个重要维度就是校企合作,要做出特色,做出实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工程教育特别是新工科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体制优势体现!”

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顾佩华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陈钟以“产学合作推动新工科大数据人才培养”为题作了演讲,他介绍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发展的现状、特点以及产学合作推动大数据人才培养的举措与成果。陈钟表示,信息的充分挖掘与利用创新将进一步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催生新模式,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将推进信息社会ABCD协调发展。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陈钟

芬兰罗阿约应用科技大学副校长Kyösti Väkeväinen以“芬兰校企合作体系建设经验分享”为题,围绕芬兰的高等教育体系、如何开展推进校企合作进行了分享。他介绍,芬兰的高等教育实行“双轨制”的教育体系,分为科研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高等教育在未来如何适应企业的变化?他认为应该建立一个这样一个生态体系,大学、公司、政府和公共部门、初创企业形成多方联动,通过协调这四者的联系,形成更好的合作。罗阿约应用科技大学建立了“Learning by Developing model”模型,所有的学生都在这个模式中进行培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

芬兰罗阿约应用科技大学副校长Kyösti Väkeväinen

慧科集团总裁王浩以“企业创新训练营 产教融合培养新工科人才”为题作了分享,他介绍了慧科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尝试——企业创新训练营,表示训练营的核心是以学生的能力提升为产出的教学设计。随后,王浩介绍了企业创新训练营的三实模式的详细内容和实施过程,并分享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学院《数据科学训练营》和北京城市学院《数据科学训练营》的具体案例。

慧科集团总裁王浩

23日下午,对接会精彩继续,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顾佩华担任主持人。

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顾佩华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战略咨询总监何向魁以“聚焦未来科技、伫立全球视野 ——以全球视野预判未来产业发展”为题作了分享。他表示,未来信息技术主要有以下7大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认知计算、区块链、 量子科技、物联网、感知交互、大数据,并表示未来科技时代,产业、人才、创新的关系将更加紧密,人文创新氛围的打造和产业创新生态的重构将相辅相成。最后,他希望通过产学协同,共筑未来科技创新生态。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战略咨询总监何向魁

中关村智酷总经理赵强做了题为“协同育人助力中关村建设科技创新高地”的演讲,他介绍了中关村人才理念,提出了前沿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挑战,对校企合作模式升级的挑战。未来,以产业为引导的校企合作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合“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中关村智酷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通过一平台、一学院、一基地的崭新服务模式,以人才为核心动力,助力实现高科技产业发展。

中关村智酷总经理赵强

旷视科技总裁付英波在会上以“产教融合赋能人工智能人才”为题从中国AI人才现状、打造中国AI人才高地、旷视的AI+、旷视AI+教育四个角度进行了分享。他介绍了旷视人工智能发展定位:AI+IoT 促进产业数字化升级,并分享了旷视科技在公共IoT、商业IoT、个人IoT方面的案例。他表示,旷视将携手慧重科技一起开创高等教育旷视AI教育综合解决方案。

旷视科技总裁付英波

下午的圆桌论坛(一)聚焦“产学协同推进教育与产业发展”,合肥工业大学教授王浩、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蒋建伟、北京化工大学教授苏海佳、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纪阳、凤凰数媒产业教育集团董事长王阳、启明星辰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张镇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秘书长吴井军主持了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一):产学协同推进教育与产业发展

腾讯教育行业总经理龚振演讲的主题为“科技助力互联网产业人才生态培养”。他介绍了腾讯在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战略:在互联网的下半场,腾讯的使命是成为各行各业最贴身的数字化助手。他谈到,在这个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人才的重要性显得愈发凸显,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龚振还介绍了包括AI智能机器学习平台、AI可视化实训平台、“科研云”等项目。

腾讯教育行业总经理龚振

霍尼韦尔Tridium亚太区总裁刘永泽以“从商用回归教育的通用物联网架构”为题作了演讲,他表示,Tridium通过工程中心、学习中心、体验中心打通真实校园与教学,并分享了Tridium的模块化”培训体系。随后,刘永泽介绍了2018霍尼韦尔Tridium产学合作项目的面向对象、项目数量、项目周期、资源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霍尼韦尔Tridium亚太区总裁刘永泽

戴尔大中华区首席技术专家张涛作了“薪火相传,数造未来—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主题演讲,他提出,在新经济形态下要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学习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他谈到戴尔易安信协同育人项目的导入过程,基于行业真实典型应用孵化,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来实现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在演讲中,他还介绍了DellEMC与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合作项目。

戴尔大中华区首席技术专家张涛

在圆桌论坛(二)上,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薛静锋,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张兴军,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王秀利,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王万良,滴滴科技合作总监、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吴国斌,华为中国企业培训与认证部副部长卢鹏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高小鹏担任主持人。

圆桌论坛(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24日上午,对接会围绕信息、通信、电子、机械、化工、汽车、建筑、财经、金融、管理等领域设立分会场,各企业将对其项目建设目标、成果要求、参与条件、申报途径等进行详细介绍,并分享其对人才的最新需求。与此同时,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新工科建设研讨会同期举行。

分论坛现场

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新工科建设研讨会

24日下午,对接会组织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群交流研讨,来自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嘉宾围绕新工科理论研究、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师资培训、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模式、基地建设等进行项目群交流研讨。

分论坛现场

此外,中关村智酷组织参会代表实地考察中关村协同创新成果,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充分体验和学习自主创新的最新成果,全面了解中关村40年来的创新发展历程及自主创新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和新模式,互动的产品体验、最新的前沿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详实的图片数据、丰富的视频资料,吸引了参会代表的广泛关注。

2018年上半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共有952所高校与288家企业合作立项7377项,企业提供经费及软硬件支持约42.79亿元。下半年,共有365家企业发布项目1.4万项,提供经费及软硬件支持32.5亿元,全年累计支持75.2亿元。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实现了快速发展,打造了多主体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态。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解决好教材建设、教师素质、体系融合、基地建设等问题,打造培养造就新时代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抓手。

大会全景图

大会现场

展区现场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www.ccotver.com/i/20977.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