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多元办学形式下混合式模式SPOC教学的实践探索 - 中教全媒体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多元办学形式下混合式模式SPOC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 项目背景
1 混合式模式的提出: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应用走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使得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学习方式成为可能。成人学生面临的最为突出的工学矛盾也可以迎刃而解,在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进行深入学习,以继续教育的方式实现终身发展的需求,混合式教学模式应势而生。
2 资源整合为混合式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先决条件:2009年,在学校政策的指引下,新的继续教育学院成立,在原有的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和非学历培训的基础上,并入了网络教育,成人学生共享网络课件资源没有任何障碍,机构调整为多种办学形式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混合式教学是我院实现函授教育、夜大学、网络教育融合的一种有效手段。
3 SPOC教学的优势: SPOC作为“后 MOOC 时代”的一个典型范式,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深入发展,是基于更广泛的优质资源为前提,对师生互动有更明确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突出传统校园课堂的作用,强化教学互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筛选和细分,在学生同质性较强的前提下,使教师完全介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目前很多国外知名大学已经开始进行SPOC教学实践。
二 混合模式开展进程
1 初步探索(2014)
近年来,对于校内夜大学生来说面对极为突出的工学矛盾,以及招生人数的极度萎缩,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出勤率急剧下降,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使得教学过程有效推进,改革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14年学院在进行教学立项的前提下,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并在行政管理专业进行了试点。经与教师和学生交流,对新模式比较认可。
2 初始阶段(2015-2017)
(1)我院在2015至2017年入学的成人夜大所有专业实行初期“混合式”教学模式,每门课程根据教学计划中的学时数安排面授次数(基于每门课程的总学时数,每16学时安排一次面授)。由于课堂学习重点突出,面授时学生出勤率较高,经过深入了解,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普遍认可。新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工学矛盾,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重教学手段的应用,也为学生的课业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光盘形式的课件浏览有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自我约束力的前提下发挥作用。成人学生由于工作、社会、家庭等外部因素及自身原因,学习积极性不是很强,很少有学生主动去浏览课件。由于课件浏览是学生完全脱离于学校监督的一种自主性行为,因此这一环节实施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课程学习群以一门课程为单元,建群数目与每学期开设的课程数一致,基本由班干部完成,由于数目较多,部分学生加群态度不是很积极,完全依赖于学习群的辅导行为使其很难在短时间内发挥效用。
(3)函授教育的特点与夜大学相类似,只是面授环节一般在校外进行。光盘课件浏览同样丰富了教学资源,但同样的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使得自主学习效果不明显。
初始阶段的混合教学模式有效的缓解了工学矛盾,但随着各个环节的不断推进,一些弊端也显现出来,突出的一点是自主学习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现状不相适宜。
三 SPOC教学的有效实施
1 全面推广:我院办学形式多样,即有学历教育中的网络、成人与自学考试,也有非学历教育的各领域的教育培训。而如今,继续教育不断改革创新,以信息技术和网络应用技术为依托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被深入研究并广泛认可,在我院,成人函授教育,自学考试与非学历培训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基本实现了网络资源共享。在深入了解学生意愿的前提下,逐步开设包含网络与成人学生的面授课堂。
2 理论支持:混合式学习在不断地兴起,很多专家学者形成的共识,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 、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SPOC学习方式的不断发展,深度变革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方式,突出了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且重视人际间的交流与情感体验;而在线学习方式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却缺少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混合式学习是SPOC教学的有效实施,充分利用师生现有的认知体系组织教学,使掌握学习教学的主要变量之一(允许学习时间)得到最大延伸,也使得理解教学能力在教师深入的影响下得到提高。
3 信息化的有效手段—自建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在成人教学中的应用。成人学生纳入管理平台,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由线下转入线上,改变了以往光盘课件浏览的学习方式。
四 多元深度融合下的混合式模式SPOC教学设计
1 规范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成人函授、夜大与网络教育一致,在混合式改革初期,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光盘课件浏览和面授相结合,不存在网络平台的学习方式,因此远程学习概论不开设,而现今网络平台学习是主体学习方式,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网络平台学习技能,因此有必要开设学习指导这门课,即教学计划完全一致。特别说明,行政管理专业因是第一批试点专业,教学计划为75学分,18级招生开始,为规则统一,调整为与网络计划一致。
2 严格财经制度,适度调整教学进程:根据学校现有的财经制度,成人教育按学年制收费,学院不允许提前或超额收取学费。为了保证学生第一学年正常选课,即学生所交纳学费满足选课费用要求,需要对教学计划中的教学进程进行适当调整。学生第一学年所交纳学费为总费用的五分之二,则第一学年开设课程的学分数不超过总学分数的五分之二,以专升本为例,总学分为80学分,第一学年开设课程的学分数不超过32学分。
3 共享资源学习方式:建立学习过程的督促机制,赋予学生网络教育平台的学习权限,学生入学注册后,分配学习账号及使用密码,每学期初在网络学习平台课件资源开放的前提下,根据各专业开课计划引导学生浏览课件学习,并按平台统一规则记录学习时长,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
4同步课程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加强—共性与特性并举:初始阶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考核方式,均为笔试,深度融合后,成人学生与网络学生共享平台资源,除课件浏览外,平时作业等任何线上线下资源也一样对成人学生开放,因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考试改革提供了先决条件,过程性考核的加强,打破了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片面化的倾向,对学生是否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了有效的检验。网络与成人函授夜大教学计划同步后,开设课程中大多课程属性相同,区别在于网络计划中的统考课程,在函授夜大中为公共基础课。课程属性相同的课程考核方式统一,不同的课程成人单独组织考试,平时成绩记载依然包括课件浏览积分和平时作业。
5 同步毕业实践环节,信息化突显—网上与现场答辩共存:毕业实践环节是对学生在学期间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检验。科学合理设置毕业实践环节也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一种全面培养和训练。学习平台上时间安排、写作要求清晰,选题规则明确,教师指导及评阅过程透明,方便提交答辩申请,网上和现场两种答辩方式更便于学生及时完成这一教学环节。
6 建立双重辅导机制,实时交互多元—线上与线下并重:学生以平台课件浏览为主要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中发现疑难问题可以采取两种方式释疑:(1)实现网络与成人的有机融合。取消分科目课程学习群的建立,课程辅导均在学习平台上实现,由网络课程辅导教师完成,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向辅导教师随时提出问题,根据网络辅导的工作规则,辅导教师在48小时内进行回复;(2)在课件浏览过程中,可以将难点和疑点记录下来,在班级整体共同的辅导答疑期间向教师提出,以实时交互的方式获得回复。
五 应用分析
1 学习过程得到有效监管
光盘课件浏览初期,学生能够主动领取光盘并开始课程学习,但由于学习过程完全属于学生自主行为,过程不受控制,即是否浏览学习教师不清楚,浏览进程没有清晰记载,完全依赖于学生机械记忆。平台管理后,课件浏览进程记载清楚,既便于学生接续学习,也利于教师随时查询学生课件浏览进程,为每次面授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开展课程辅导提供依据。
2 学习行为排除人为干扰
纳入管理平台,网络、函授、夜大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全面共享。对于函授和夜大的学一来说,足不出户就可以开始课程学习,避免了光盘课件配置过程中诸多的人为因素对学习进程的影响。
3 自主学习得到保证
无论函授还是夜大学的学生光盘发放存在一定的问题,据统计,约有50%的学生不能按时领取光盘,自主学习不能正常进行,自主学习不受重视。同时缺乏约束机制,因课件浏览学习无法记载,平时成绩只能与面授课堂的出勤相关,课程学习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纳入管理平台后,学生交费选课的意识增强,数据显示,纳入管理平台后,97%的学生完成了交费选课。选课后即能马上进行课件浏览,开始课程学习。
4 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深度融合下的混合式教学,根据学生个性化特点开展教学,并以在线课程为基础,对学习者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控制。招生机制形成的小规模的学习者人数和学习管理平台的使用,使教师能够充分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对学习者的筛选和细分,更有助于教学模式的设计和教学分层目标的实现,并完成作业批改及交流答疑。
5 有助于劣构性问题的理解掌握
课程学习过程中,内容一般由浅入深,基础部分的知识易于掌握和理解,不需要更多时间的深入思考和探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属于良构性范畴。而重点章节,一门课程的中心环节,理论性强,逻辑复杂,却往往也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和理解的部分,所面临的问题是基于学生正常学习能力下必须在反复思考,深入探究的前提下才能够明白的,即所说的劣构性问题。劣构性问题的理解、领会和掌握,才能说明课程学习的程度,而在线学习、面授课堂与双重辅导机制共同发挥作用,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思考、反复探究成为可能。
6 课程成绩打破正态分布形态
以往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一般认为在学生学习过程一致,即学习时间和学习轨迹相同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因此学生课程成绩应合理的形成正态分布。而新的教学模式下,同一门课程、同一个章节、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学生所用的学习时间可能不同,学习轨迹也不尽相同,如此,学生的理解力虽然有差距,但完全可以通过上述原因使得最终学习效果相同,即课程成绩的优秀率成为大值。
六 启示与探索
深度融合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我院对SPOC学习模式的实践,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1)融入智慧教育理念。探索利用云平台和大数据等网络信息技术,强化继续教育供给侧智慧化内涵,构建智能化、多元化、个性化、市场化、共享化及大众化终身教育服务体系;(2)拓展学分互换边界。学分互换是多种办学形式融合或多家办学机构及单位协同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各办学机构和单位在未来高度竞争环境下得以生存的有利条件,是未来继续教育及终身教育发展的趋势;(3)加强学生学习动因分析。心理学视角下,深度剖析社会文化、知识和信息、群体规范、个体的需要、个性特点等因素对继续教育学生学习态度形成的影响。从服从、同化、内化态度形成的三个过程中探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可能性。
在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今天,基于功能性平台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普遍存在,不久的将来,智能性平台的智慧化管理会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