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教育:2019年的9大进展,2020年的4大趋势
作者:    浏览:13533
2019年是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开局之年,也是人工智能2.0与教育信息化2.0发展的重要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指出,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新兴技术加速发展与应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的新形势、新要求,智能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回顾2019,聚焦“人工智能与教育”

01. 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是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文件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其中第八项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文件提出“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新型教育服务监管制度。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推进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

02. 举办“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开展智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2019年5月16日至18日,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北京举办“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会议以“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为主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多个国际组织的约500位代表共同探讨智能时代教育发展大计,审议并通过成果文件《北京共识》,形成了国际社会对智能时代教育发展的共同愿景。

03. 推动“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在线教育提升全民数字技能

2019年12月6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民政部、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的意见》,旨在促进社会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协同化,更好惠及人民群众,助力新动能增长。意见提出,要鼓励依托各类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互联网+社会服务”试验平台和培训基地,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为偏远农村地区教师、医护人员等提供远程培训、远程手术示教等服务,为基层从业者提供便捷可得的终身教育渠道,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

04. 开展“三区三州”中小学校长专题培训,以智能技术促教育公平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部署,教育部科技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企业的支持,在“三区三州”开展“送培到家”活动。通过凝聚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力量,以强化“三区三州”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提升为支点,助力当地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部署,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道路。2018年至2019年,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446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培训。

05. 启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2019年,教育部开展了“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北京市东城区、山西省运城市、上海市闵行区、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沙市、广东省广州市、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河北雄安新区成为首批创建区域,培育区域包括江苏省苏州市和山东省青岛市。教育部成立了“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对各创建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6月26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立项名单公示。其中,教育信息技术方向获批国家重点1项、国家一般16项、国家青年2项、西部项目2项、教育部重点9项、教育部青年5项,总计35项。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经有66所高校建设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和人工智能研究所。

06. 发布实施系列标准和指导意见,保证智慧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2019年8月10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文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20条工作措施,着力治理教育移动应用乱象,促进教育移动应用有序健康发展,为广大师生营造健康、有序、安全的网络空间和学习环境。

9月19日,《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文件从总体要求、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构建扶持政策体系、形成多元管理服务格局四个方面明确了17条指导意见,以进一步促进在线教育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07. 创新自然科学基金工作机制,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2019年8月16日,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公布。“F0701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70项(含面上项目44项、青年项目26项)课题获批资助。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脑科学等科技创新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并要求对智能时代教育发展做出前瞻性部署。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增F0701代码,将自然科学范式引入教育研究,鼓励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者开展前沿性、基础性和交叉性研究,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08. 布局5G环境下的智慧教育,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会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企业,积极推动基于5G综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智慧教育合作,促进5G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开展5G环境下的智慧教育标准制定、关键技术研究、业务试点示范、交流合作、创新孵化等工作,以“服务国家教育均衡战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目标,面向全国用户打造集优质资源、具互联网开放商业模式的社区化教育资讯、资源、应用聚合平台,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

09. 政产学研协同发展,探索建立智慧教育合作体系

政府、学校、研究机构、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思路,研发了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语言学习实验室、5G智慧校园、智慧教室、基础教育知识图谱、基础教育大数据应用模型体系等技术解决方案,并举办了“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GES 2019未来教育大会”“首届MEET教育科技创新峰会”“2019教育信息化大会暨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等活动,搭建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趋势2020,构建智能化教育体系

2020年,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由1.0到2.0升级步伐的加快,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5G、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教育应用无疑会引发更多关注。通过分析2019年的热点,在新的一年,我们将会一起见证教育信息化从“互联网+教育”到“智能+教育”的转变。

我们认为,202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可能会呈现出如下趋势:

01. 从“互联网+教育”到“智能+教育”,新技术将对未来教育产生深刻影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相互渗透,智能化、自动化也在不断增强。VR(虚拟现实)与AI(人工智能)的这种融合,非常适用于分布式虚拟仿真条件下的教育场景应用,可以实现虚拟课堂、虚拟实验、虚拟培训场景中的智能化交互,促进高阶的探究式、自适应学习,将对未来教育产生深刻影响。

02. 从谋篇布局到推进落实和监督治理,确保教育信息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0年,教育行政部门将推进落实已有政策,推动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同时,我们也会看到,相关管理部门将围绕视听健康、隐私保护、伦理规范等进行监管治理,以确保教育信息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03. 产业规模稳步提升,政府购买服务的建设模式将进一步深化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约为4368.4亿元,2020年预计约为4690.8亿元。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政府购买教育信息化服务是转变政府职能、提升供给效率与服务品质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2020年政府购买服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模式将进一步深化。

04. 人工智能时代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将进一步构建

研究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以及人工智能进展的动力来源,从技术和教育的视角审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特征和规律,研究未来教育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基于大数据分析法、知识建模等新兴技术方法探寻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从教育视角审视人工智能的可信性,研究人工智能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新一代学习环境的关系,人工智能将助力构建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www.ccotver.com/i/25940.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