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校企合作共战“疫”,在线平台促培训 - 中教全媒体
苏州大学继续教育4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在改革和创新中不断成长的。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从2003年江苏省首批试点助学专业,2009年在江苏省内率先试点自考综合改革专业,2010年全面启动向非学历转型,2012年以干部培训为特色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2015年获得“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8年获批“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开始向海外延伸,2019年在省内率先试点网络助学,每一步都是在自我突破和先试先行中摸索出来的,在践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五大职能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缪世林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当前,“复工、自救”,成为眼下数以亿计的中小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国务院及时出台惠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保障社会稳定。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响应国家政策,承担社会责任,急政府与企业之所急,为应对疫情献计献策。
中教全媒体: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考验。作为双一流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在迎战新型冠状病毒这场“战疫”中,教育系统在行动。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展了哪些行动?
继教院院长缪世林:疫情来临,苏州大学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继续教育处(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小组成员单位,针对各类继续教育学生特点,分类研究部署:一是,紧急在相关继续教育管理平台上开发学生健康日报系统,高效实现10802名自考生疫情信息采集和日报告。二是,紧急暂停成教新生的现场报道,一一通知到位。让学生通过系统完成“线上报到”、“线上缴费”,并进入线上平台提前开始学习。三是,暂缓成教医学类专业相关教学要求,待疫情结束后制定专属方案,为在职医护学生解决后顾之忧。四是,取消4月底之前所有面授培训计划,并做好充分沟通。非学历继续教育团队双线“作战”,一方面组织人员专攻线上培训,另一方面组织策划团队研发疫情及社会治理相关专题,为服务后续的线下培训做好准备。
长三角地区企业众多,为应对“复工潮”后抗击疫情的新挑战,上海、苏州、无锡、南京等地陆续出台文件,鼓励复工企业开展在线“防疫”培训。我校第一时间组建专业团队,借助已有信息化平台,发挥“课程资源”和“技术服务”两个优势,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的疫情防控在线培训平台定制服务。通过对培训的全程量化考评,为企业安全复工保驾护航。上线不到一个月,已累计服务100多家企业,近10万名员工。
除定制企业培训平台以外,我校还同步在“苏州大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苏州大学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提升云平台”等现有平台上线“防疫”课程专栏,扩大资源的社会共享力度。同时针对企业员工需求,通过“互联网+职业培训”打造“云课堂”,为员工职业技能提升助力。
中教全媒体:贵院信息化教育比较完善,请问是如何落实信息化教育?落实过程中采取哪些措施来完善信息化教育?
继教院院长缪世林:从2013年开始,为了解决成人在职学生的工学矛盾,我校陆续启动成教网络课程建设。2014年,学校正式制定继续教育信息化整体方案,以“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为原则,以平台建设为牵引,针对不同办学类型,分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推进线下管理流程重塑,希望让所有学习者都能享受信息化带来的红利。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一套集学习、管理、宣传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包括三个管理与教学系统、两大在线学习平台、四个官网(群)、三个官微(矩阵),相互之间既能“各司其职”也能“信息交互与联动”,基本实现了全终端的学习平台、全流程的线上管理。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也为学生(学员)提供了便捷的学习体验。
落实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以下几方面:首先,信息化建设需要采取顶层设计,而不是流程的堆砌,能够将我们继续教育的各个业务板块纳入到信息化范围之内。其次,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在“重视+统筹”的基础上,遵循信息化建设的规律,重塑工作流程,才能有效地推动下去。最后,在物质保障上,学校资金支持、设备完善是支撑高质量信息化的必要条件。总之,信息化建设永远在路上,使用并不断完善才能保持平台的活力,发挥更大价值。
中教全媒体: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措手不及,贵院在经历这场疫情考验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将如何改善提升?
继教院院长缪世林:从自身内部来看,尽管近五年来我们在不断转型,从学历到非学历,从单一的干部培训到行业产业培训以及专业技能培训逐步开拓,非学历占比已经超过70%,其中干部培训、师资培训等占近80%,这些培训项目主要都是面授。这说明我们的某些项目优势明显,但如果一直满足于做“擅长的事”,优势将会变成短板。这次疫情的考验也暴露出我们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主动拓展新领域的驱动力还不够。从外部来看,各高校办学模式趋同,很多项目可替代性强,各个高校自身的特色挖掘还不够,没有实现“差异化”发展。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压缩规模,提升内涵。以“优生”的理念,“共生”的方式,创造继续教育“新生”。
从技术上来看,我们还有很多继续完善的空间。比如为了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大批量学生一起线上学习,宽带速度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卡顿现象。其次,便是直播平台受限的问题,我们也在这次疫情中及时做了部署调整。另外就是在线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后期将针对性地加强优质资源的补充,提高线上教学质量。
中教全媒体:您对线上教育的开展和未来发展有怎样的思考?
中教全媒体:苏州大学的继续教育经过近40年的发展,请问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继教院院长缪世林:苏州大学继续教育4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在改革和创新中不断成长的。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从2003年江苏省首批试点助学专业,2009年在江苏省内率先试点自考综合改革专业,2010年全面启动向非学历转型,2012年以干部培训为特色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2015年获得“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8年获批“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开始向海外延伸,2019年在省内率先试点网络助学,每一步都是在自我突破和先试先行中摸索出来的,在践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五大职能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目前我校继续教育已形成了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非学历培训、出国留学培训全面覆盖、一体四翼的办学格局,通过各类办学形式交叉、融合、互哺,搭建了一个立体互通的体系。学校将继续教育定义为高等教育的“延伸层”,是跨度最长、层次最广,也是最能体现学习者自主性的教育。在“延伸层”的框架中,我们努力拓展发展空间,建立了29个国家级、省级各类基地,2个分院,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向外延伸,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中教全媒体:现在企业对于非学历教育的需求在上升,非学历继续教育比重越来越大,请问贵院非学历继续教育有什么特点吗?
继教院院长缪世林:一是,基地多。我们始终重视基地的建设,基地的建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既有利于保证教学效果,又能促使教育的持续性。二是,规模大。近年来我们每年的面授培训平均在8万人次左右。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我们主动对接区域内企业的需求,开展疫情防控线上培训,目前在线培训人数已近10万人次。三是,口径宽。我校培训对象主要是干部培训、企业管理培训、师资培训、产业培训,另外还有青少年兴趣类培训,正在努力尝试开展老年教育培训。四是,形式多,诸如党政管理干部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面授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项目采用在线教学培训,面向企业职工则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培训。五是,师资强,我们紧紧依靠校内75个校地研究机构的师资力量,充分整合校外优秀师资,既有苏州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骨干,也有苏州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和实战经验丰富的行业精英。校内外结合打造了层次结构合理、尊重个性化差异化选择的师资团队。六是,信息化管理程度高,我们具有全流程的培训管理系统,包括培训市场信息采集与跟踪、项目申请与审批、开班管理与过程服务、证书审核与发放、经费收支申报与审核以及培训资源管理等。七是,注重社会效益。通过“苏州工会网上学院”、“苏州大学专业技术与职业技能培训网”以及每月定期开展的苏州大学公益大讲堂向社会提供免费的培训服务,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将学校资源向外辐射,让想来学习的人了解苏大、了解我们。
中教全媒体:培训教育中,干部教育培训占主导地位,请问贵院干部教育培训优势有哪些?
继教院院长缪世林:近三年来,我校共承接了培训班次 3523期,培养培训各级各类干部近20万人次,以高质量的干部教育培训、高水平地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首先,是地处“长三角”改革发展前沿的地理区位优势。我们主动用好苏州这张名片,挖掘古城苏州的内涵和现代苏州的创新发展经验,弘扬“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苏州三大法宝,将改革发展的前沿变成我们培训的课堂。
其次,科学定位,初步形成了“口碑效应”。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内容,依托综合性大学的资源、学科、地域和创新等优势,对标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凝练跨学科、综合性、模块化专题,形成了20多个精品课程群,涵盖4000多个讲座,注重及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一线教学资源,提高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形成一个班次带动一片区域的良性循环,通过长效紧密合作,使我校干部培训从“单次培训”向“培训+咨询”的深度合作模式转变。
然后,注重实效,突出理论结合实际。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遍布苏州城乡的100多个校内外现场教学点。在现场教学中注重实现三个转变:将改革开放的现场变成干部教育培训课堂、将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鲜活素材变成教材、将改革开放的一线实践者变成教员,让广大学员在实践一线中学思践悟、增长才干。在教学组织中,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尝试开展了“东吴晨诵”、结构化探讨、案例式体验等教学互动方式,深受学员好评。
中教全媒体:请谈谈学院未来3—5年规划。
继教院院长缪世林:过去五年,我们借助信息化和国际化两大战略,完成了从“学历为主”到“非学历为主”的转型。2020年,我们重点要完成“宽口径”的布局,让各类学习者在苏州大学都能得到满意的学习体验。未来五年我们将依托基地和专业化队伍,在学校的规划指引下,着力在“厚基础”上下功夫,打好继续教育转型升级“组合拳”。
首先,要发挥专业化的培训学院优势,汇聚优质课程、打磨教学服务,培育一批高端化、有特色的培训项目,努力做到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其次,是站在国家级基地的高度,树立战略眼光,在“2+2”出国留学培训项目的基础上,扩大“1+X”硕士培训项目,尝试开展“2+0”国际硕士项目,为社会输送才高行厚的国际化人才。最后,是厉行改革、做好试点,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争做学历继续教育的“试验区”,厚植实践人才培养沃土。同时,还要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精细化管理,拓展混合教学模式的培训项目。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