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邓毅:创新驱动发展 网络教育模式不应该千篇一律 - 中教全媒体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邓毅:我们一直坚持全面教学质量管理,建立并完善了包含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丰富优质的网络课程、完善的网络教学系统、优质专业的师资团队、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等在内的网络教育质量控制和保证体系。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邓毅
“网络教育从学习者的角度宜简不宜繁,无需学习者专门接受培训即可开展学习的技术、平台、模式是最佳的。”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邓毅在采访中对中教全媒体说到。
华南师范网络教育学院在18年的发展中打造了“教师教育、区域辐射、实验研究、教育帮扶”四大办学特色,形成了理念新、模式新、技术新、资源新、体系新5个“新”,并受到了一致好评。华南师范网络教育学院是怎样实现创新发展的?什么样的网络教育才是最适合学生的?中教全媒体和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邓毅进行了对话。
全媒体专访视频
中教全媒体: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哪些特色?
邓毅:华师网院18年来一直都在打造“教师教育、区域辐射、实验研究、教育帮扶”四大办学特色。这是我们立院之本,发展之基。
教师教育:学院秉承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传统和优势,并充分发挥“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核心成员作用,整合优质资源,为广东建设教育强省,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基础教育教师。从2004年开始,学院就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启动实施了“利用网络教育提升中小学教师学历工程”。自2010年以来,累计培训中小学教师60余万人次,培训学员覆盖全国25个省级行政区。
区域辐射:华师网院充分利用地处华南,毗邻港澳的地域优势和华南师大品牌优势,广泛与英国开放大学、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等院校开展远程教育合作办学。
实验研究:华师网院依托教育技术学等国家重点学科,深入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为网络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案例支持。近年来,学院自主研发的手机直播技术获得广泛应用,教育部陈宝生部长考察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时也曾大加点赞。
教育帮扶:华师网院十分重视和支持西部教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西部行”活动,致力于对农村贫困地区、边远山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远程教育帮扶,为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和人才支持。还招收了一批残疾人学员,利用技术手段提供一系列特殊的支持服务,满足他们接受高等教育需求。
中教全媒体: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把控教学质量的?
邓毅:质量是个复杂的概念,更是包括网络教育在内的任何一类教育的生命线。把控质量要把好入口关、过程关、出口关,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过程关。具体到教学过程,我们一直坚持全面教学质量管理,建立并完善了包含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丰富优质的网络课程、完善的网络教学系统、优质专业的师资团队、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等在内的网络教育质量控制和保证体系。
此外,学院获得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9000质量标准的理念和工作持续改进的方法已经自觉融入到了网络教育的日常工作之中,每项工作“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已经成为各项业务的基本流程。
中教全媒体:在这其中,如何做好教师教学质量监控?
中教全媒体:学院的非学历培训有什么独到之处?
邓毅:近几年,华师网院院培训工作特色突显,概括起来是5个“新”。
一、“理念新”:我们系统提出并践行了“研训用”一体的教师培训理念。大力倡导“研训用”一体化,将教师的教研、培训、教学相结合,使三者互为条件、相互支撑,形成合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二、“模式新”:倡导“常态化混合研修”。1.“常态化”,持续时间长,而非短期、项目式的集训;2.“混合”,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将个别化学习与团队合作学习相结合,将教师的教学与教研、培训相结合;3.“研修”,与传统说教式培训不同,研修强调的是在共同体中由学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技术新”:“互联网+”时代,新技术、新工具层出不穷,教师培训可以依托的平台、技术越来越丰富、多样化。其中,直播技术最具代表性。学院自主研发的手机直播工具有效服务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与基础教育改革。仅2019年,学院累计建设区域手机教育云20余个,开展跨区域协同教研活动超过1500场,收看直播和点播800万人次。
四、“资源新”:学院牵头提出了“码书码课”的概念,通过二维码将图书和微课联系起来,将线上与线下联系起来,正在深刻的影响着图书出版和课堂教学。2017年,由学院牵头的“码书码课”首个成果——《名师讲堂码书码课系列》丛书正式出版。
五、“体系新”:从2016年开始,学院陆续建设了58个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网络研修与培训示范基地、62个网络研修与培训资源建设基地,从而形成了1所师范大学、58个区域教师发展中心,62所中小学(幼儿园)共同参与、密切协作、协同创新的U-R-S体系。
中教全媒体:学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助力“停课不停学”?
邓毅:我们很早就在思考、在行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学院成立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小组,号召教职员工发挥网络教育的跨越时空优势,积极开展面向校外学习中心和学员的招生、教学、考试等工作,做到网络教育“不停学”。2020年春季入学机考形式也暂时调整为分散型在线考试进行。
2.面向全员,发起倡议。学院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面向所有校外学习中心及全体学员发起倡议:一是响应党的号召,树立必胜信心。二是做好自我防护,落实联防联控。三是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充实自我。
3.开放资源,华师听听。学院陆续遴选优质数字化课程,免费开放了“面对疫情”“教师教育”“心理学”等系列课程。此外,《抗疫心理健康指导》音频课在华师自主研发的小程序“华师听听”正式公益上线。
4.手机直播,服务基教。手机直播技术是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自主研发用于服务乡村基础教育的重要利器。疫情以来,陆续收到了来自广东湛江、云南沧源、西藏林芝等地发来的技术援助请求。学院迅速响应,积极开展联络,针对需求进行调研,提供解决方案,并开展相关技术在线培训,全力备战“停课不停学”。
全媒体专访视频
中教全媒体:您认为疫情对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带来哪些思考?
邓毅:疫情的爆发使得网络教育或者叫在线教育从“边缘”走向了教育的“中心”。这也给了我很多思考:
1.在线教育或继续教育不能照搬全日制。将老师的授课视频上网只是资源建设的一部分工作,远非在线教育的全部。简单的开放资源没有“教”,也无法解决“学”的问题。因此,继续教育必须找准自身定位,遵循自己的规律,并在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之外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2.面对师生分离,学习支持服务必须跟上。要利用技术手段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重新连接起来,并且必须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导学、督学、促学机制来保障学生的有效学习。没有高质量的支持服务,就没有高质量的网络教育。
3.资源不宜重复开发,优质资源必须共享。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都不能让每个学校每个老师都去从零开始开发资源或者进行直播,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数字化资源,通过共享、开放实现精品资源的高效利用。
4.完全互联网模式的网络教育值得探索。疫情为网络教育提供了一次真实、刚需驱动下的宝贵实践。从技术来看,从招生宣传、入学考试、在线教学、课程考试、论文指导与答辩、毕业申请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因此,对于学习动机强、技术条件具备、学习自控力强的学习者来说,完全互联网模式的网络教育应该是可行的,值得进行探索。
中教全媒体:什么样的继续教育才是好的继续教育?
邓毅:概括的说,人民满意的继续教育就是好的继续教育。什么样的继续教育,人民才能满意呢?我觉得至少有两点。
首先要有较高质量。没有质量就根本谈不上让人民满意。继续教育首先是教育,我们做的是人才培养的事,是教书育人,因此必须有质量的办学。如果学生学了等于没学,甚至没有学就拿到了文凭,这样的继续教育就不是教育,成了贩卖文凭。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就是“老师真教,学生真学”。其次是充足供给。继续教育对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提供了更多的高等教育供给。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继续教育为数以亿计的社会成员提供了学历补偿、职业技能培训和文化素质教育。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如果供给不充分,那么一定不是好的继续教育。
中教全媒体: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有哪些发展规划?
邓毅:一是落实教育部政策,办好学历教育。这是头等大事,教育部一系列政策很好,出台非常及时,但必须落到实处。学院将切实通过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来办好“人民满意”的网络教育,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大批优秀人才。
二是充分挖掘培训潜力,做大非学历教育。在“U-R-S”体系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师远程培训工作,增强服务能力,努力承接更多培训项目。同时,我们在疫情期间就已经打造了服务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和课程资源,也准备与一些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合作,打造专属的企业大学,协力开展面向职工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
三是加强规律研究,鼓励技术创新。网络教育办学必须紧扣“管理、技术、学术”三大主题。我们将进一步营造学术氛围,鼓励技术创新,探索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教育应用,凝练网络教育实践成功经验,形成高质量的理论成果,扩大学术影响力。
四是开拓国际项目,服务国家战略。网络教育接下来要加强对“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的服务,大胆“走出去”,努力谋划国际合作,寻求合作途径、合作方式,提高学校网络教育国际化水平。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