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疫情加速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进程,云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万物皆可云”成为现实。以高校领域为例,阿里云用飞天云支持的“学在浙大”网上学习平台,在疫情期间保障了浙江大学遍布108个国家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不停课、不停学;该校的科研云平台,支持十多个学院的100多个科研项目,其中文物三维重建性能提升70倍、医学院Maxquant蛋白质质谱分析缩短为2分钟。
当各行各业都在加速上云和数字化转型的当下,市场对于高校毕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阿里巴巴集团研究员、阿里云弹性计算负责人张献涛表示:“‘万物皆可云’意味着大量的开发和应用部署都发生在云端,海量的数据产生和对数据的智能化分析与应用也在云端,这种上云、用数、赋智的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的基础核心能力,因此在大学的计算机领域相关专业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里就需要不断强化这类技术能力的培养。”
诚然,我国的计算机教育在进入新世纪以来,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阿里云正是中国计算机教育快速发展的受益者之一。然而面对快速发展的技术升级与行业转型,今天的计算机高等教育仍然面临着课程内容与行业脱节、融合国产先进技术的课程与教材不足、教师缺乏优质的实践资源和来自企业的技术专家指导等诸多挑战。
阿里云智能副总裁、达摩院院长助理刘湘雯女士表示:“今天的阿里云不仅想做中国计算机教育成就的受益者,还要做中国计算机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今天阿里云在技术上获得的行业和用户的认可,让我们不仅有情怀,更有能力去做出一定的贡献。”
此次的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上,阿里云邀请了国内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海大学的老师与阿里云技术专家以“联合报告”的形式,向线上线下的万名参与老师和学生展示了阿里云的云操作系统、神龙云服务器架构、云原生数据库、大数据计算服务平台以及机器学习平台在高校的计算机、软件工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的基础核心中的融合实践,同时还开放了云实验室动手实操环节,让合作老师现身说法,进一步展示其与阿里云共同开发的课程内容与实践案例。
据悉,今年年初,阿里云发起“在家技术实践”公益项目,累计为7万多师生提供6.4亿小时免费ECS算力,让老师和学生可以在云上教学、云上实验。同时,通过教育部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支持了44所高校的80个一流金课建设项目。
这些课程不仅仅只在工科计算机领域相关专业,还涵盖教育部正在着力推动的新农科、新文科和新医科领域,例如,联合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开发《农业大数据与应用》、《遥感影像深度挖掘与农业应用》课程;联合中国政法大学开发面向法律信息类跨专业学生的《人工智能法律科技》课程;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南开大学医学院开发《医学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诊断学》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医工结合的课程。阿里云期望将其打造成一流金课,并普惠给更多高校师生。
此次,阿里云将更进一步,向高校师生及开发者开放价值总计1亿元的算力资源,同时与全国高校教师共创500门精品课程,合作开发编写100本阿里云产学合作教材,释放天池平台竞赛资源,合作开发出适合高校教学实践的100个精品实训案例项目。同时,开展上百场走进校园的技术沙龙,帮助校园开发者开启云上实践第一站,探索前沿技术、提升实践技能。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