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在洛阳“落地” - 中教全媒体
本次“未来教育洛阳论坛”由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部策划并发起,洛阳市教育局、洛阳师范学院主办,爱学堂承办,中教全媒体协办。 会议邀请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参政议政部副部长、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王元丰,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中教全媒体副总经理崔建勋,中国教师报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欣,爱学堂CEO汪建宏,爱学堂未来课堂事业部总经理王麦英,以及洛阳师范学院院长梁留科、洛阳市教育局局长黄晓玲、洛阳师范学院副院长宋文献、洛阳市教育局副局长介建中等洛阳市相关领导出席会议。论坛由洛阳师范学院副院长宋文献主持。
上午主题演讲环节,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参政议政部副部长、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王元丰,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未来教育行动计划执行主任、爱学堂CEO汪建宏分别做《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教育现代化:必须要说的三句话》、《面向未来教育,重思教育技术》主题报告。
为了推动未来教育行动计划在洛阳的落地实施,爱学堂联合洛阳师范学院共同发起成立未来教育研究院,洛阳未来小学,推动未来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主题演讲环节结束后,举行了未来教育研究院、洛阳未来小学揭牌仪式。
下午活动内容丰富而精彩:首先,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部研究员刘大伟与龙城双语中学张建青老师共同为参与代表展示未来课堂教学;邀请中国教师报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欣做《未来学校的机遇和挑战》主题分享;洛阳东方二中校长齐振富、洛阳东升二中副校长徐艳平、洛阳市洛龙区龙城双语初级中学校长胡立松分别做《办幸福教育,建未来学校》、《借信息教育平台谱“五成”教育新篇》《龙城双语初中校本化课程体系》经验交流。
本次“未来教育洛阳论坛”,从内容、形式、组织等方面得到参与代表的一致肯定。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于推动洛阳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对于推动未来教育和未来学校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精彩瞬间——
洛阳师范学院院长梁留科致辞
洛阳市教育局局长黄晓玲致辞
洛阳师范学院副院长宋文献主持会议
论坛现场
未来教育研究院、洛阳未来小学揭牌仪式
未来课堂展示
——嘉宾观点——
《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参政议政部副部长、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王元丰
“在技术对教育影响方面,有两个类‘钱学森之问’的‘教育之问’”,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参政议政部副部长、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王元丰说,一是“乔布斯之问”:在2011年10月乔布斯去世前不久,与比尔·盖茨的会面对话中提出:“为什么信息技术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
2012年MOOC元年,诞生了三大MOOC平台,课程数量急剧增长。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第四次工业革命世界经济论坛第46届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有来自商界、政界、国际组织、公民社会、学术界、媒体和艺术界的2500余位领袖参加。年会主题已确定为“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是德国推出的概念,美国叫“工业互联网”,我国叫“中国制造2025”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未来——教育信息化或互联网+教育。
另一个教育之问是, “扎克伯格之问”:在个性化学习技术(personalized learning)如此发达的今天,教师这个职业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慕课等新型教育技术是否会把传统教育彻底颠覆?美国《国家利益》杂志2013年预测:未来50年内,美国4500所大学,将会消失一半。世界三大MOOC平台的Udacity公司创始人特隆认为:未来50年内,美国4500将只剩10所。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美国的密涅瓦大学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参考。这所大学是由美国一批杰出教育家,包括前哈佛校长、美国财长Larry Summers、前沃顿校长Patrick Harker等共同创办,他们认为,把学生连续四年都关在一个校园,或许并不是真正培养全球化人才的最好方式——但这个社会空前地需要全球化的人才。所以Minerva的学生在四年里的每个学期都会去到世界上一个不同的城市生活和学习,包括美国旧金山(第一年)、印度孟买、巴西里约热内卢、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悉尼、英国伦敦和南非开普敦等等。他们会以班级为单位住在那个城市,整个城市就是他们的校区。因此,学生们会融入当地的文化,掌握当地的语言,并充分利用这个国家和城市的社会特点进行实践性的活动。四年后,他们将建立一个真正的全球关系网络和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以及教育管理带来全方位的影响。首先是个性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与学、翻转课堂。再就是新的教育形态、学习形态。我们知道,共享经济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让渡者获取回报,分享者利用分享他人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共享经济现象却是在最近几年流行的,其主要特点是,包括一个由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这个第三方可以是商业机构、组织或者政府。同样,教育形态也会向这个方向发展。
但教育信息化的来临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人类经历了机器取代并倍增了人类和动物的体力劳动的第一个机器时代后,进入了机器取代部分人类智力相关工作的第二个机器时代,这将导致大量劳动者在机器的竞争中失去工作。目前,很多国家失业率过高,尤其是青年人失业率过高,是很大的社会问题。
“新的时代,教师不是不需要了,而是要求更高了!在知识从谷歌和百度上都可以搜索到的信息时代,能够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和上进心的教师,才是社会永远需要的教师!”王元丰说。
《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
“真正对人类文明有根本性作用的是技术的发展,而且每次重大的技术发明都会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的改变。”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说,它同样也会对教育带来巨大的影响,包括教育思想、方法和内容。下面我接着和大家谈我的观点,为了证明我的观点,可以想象人类发展史都是以技术来命名的。我今天想告诉大家,这种技术的发明对人类的影响,特别是计算机的发明对人类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
今天谈在线教育,我觉得有必要强调一下教育的本质与作用。对于全人类来讲,教育本身承载着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承。对于国家来讲为什么办教育?主要是提高全民素质,为国家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对于个人,你为什么要谈教育?主要是追求幸福生活,当然包括无形的资产。大家可以对教育有无穷多的定义,但是狭义上来讲是知识传播的过程。
如果大家认为教育是一个知识传播的过程,就可以把教育分成三类。为什么谈在线教育有很多发展呢?你可以从这些分类来理解。第一类的学习是人际交往的学习,这一类的学习是比如说像语言、礼仪习惯、道德养成等等,这是靠模仿和习惯养成。
第二是知识的教育,比如文字、历史、学习等等,这些是需要全人类知识归类性的总结,系统分析,也包括约定的认知,课堂的教学效率会很高,这一类的学习才是学校的主要功能,如果把学习理解成知识传播的话,这一类的学习是学校的主要功能。
第三类的学习是文明发展的,主要是科学知识和研究沟通技术等等。这一类的学习需要系统的基础知识,需要有灵感、洞察力和想象力,也需要相互讨论和启发,需要实验场地、仪器设备等等。从这个学习类别上可以看出,这两年热的MOOC可以说更适合高等教育,学习者是成年人,有知识力,有主动学习的渴望,区别了网络知识的能力。所以MOOC可以有力地推动知识的传承。
上述三类学习里,第二类并不是说MOOC可以取代所有的学习。大家都知道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凡是有新的技术都会对教育带来影响。
网络公开课国外于2000年就开始了,中国比发达国家晚了十年。我相信今天到会的对MOOC都比较熟悉,可能有些都参加过MOOC的课程。MOOC会给大学带来几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也包括文化传承。我认为大学的基本功能就两项,知识的传播和应用。那么由于MOOC的出现,未来的大学可能就成为研究院、考试院,今后的大学会有数字化的校园,技术的管理和全球化,所以未来大学会有三个校园。
另外互联网会改变传统行业的形态,而传统行业自身很难产生适应互联网的新机制。大家知道网络购物不是百货大楼的发明,数码相机的应用也不是科达公司的发明,互联网金融也不是银行的发明等等,那么MOOC的发展也很可能不是传统大学的主力。人类文明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并不是因为祖先把石头用完了,今天不用胶片相机了改用数码,也不是因为科达的胶片不够先进。今后学生不到教室上课了,可能不是因为大学的排名不靠前,院士学者不够多等等,仅仅是因为技术要促进人类文明迈向新台阶。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贪婪是不以任何的媒介为转移,所以我们只能转变观念。如果我们不能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脚步,我们至少应该跟上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
《教育现代化:必须要说的三句话》
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教育现代化一定是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符合教育基本规律和社会进步的现代教育行为。” 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即教育主体现代化,教育主体包括管理主体、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
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和遵循教育规律是教育的指导思想。美国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须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即生活)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儿童说来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不通过各种生活形式或不通过那些本身就值得生活的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育,对于真正的现实总是贫乏的代替物,结果便形成呆板,死气沉沉。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应当简化现实的社会生活,应当从家庭生活里逐渐发展出来,它应当开展并继续儿童在家庭里已经熟悉的活动,而不应当像过去那样把它缩小成一种社会雏形。
这与我国未来十年中国教育工作方针不谋而合,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几乎每十年一次与教育相关的革命性变化:1970s: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理念突破);1980s:新信息通讯技术革命(手段更新);1990s:经济全球化/教育服务贸易(支付方式);2000-2010:千年目标/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发展模式);2010-2020-2030:跟进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度建设)。
教育现代化至少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方面是指教育形式、手段的现代化,可简称教育信息化;另一方面指教育观念、行为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在教育过程中适当、有效使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互联网思维强调公平、开放、协作、分享,互联网思维强调互动性,其实质是用户思维,不能只关注政策和领导,要关心用户(学生、老师)。
有一种声音,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我们一边教育孩子从小要诚实、不说谎,一边又在语文教育中通过各种写作方式、样板示范的引导,让孩子的写作成了“最稚嫩的八股文”。在孩子的作文中,不少内容和细节既非来自真实生活,也非出自童年天真的想象,而是千篇一律“安全的模仿”。
教育现代化是因教学内容、对象不同而采取的信息化手段、方式的不同,“因材施‘现’”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我以为,语文的使命,主要是帮孩子完成三个方面的奠基:一是语言系统;二是美学系统;三是价值观系统。同样,这三个系统,也可作为评判一本好书的标准。教师的作用,即围绕这三个方面筛选篇目、设计比例,完善孩子不同时期的阅读。
关于教育现代化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教育现代化必须着眼于以培养和造就人的现代化为其宗旨和核心。信息化手段也罢,其他形式、手段也罢,都必须围绕这个核心展开,舍此都不是或打着现代化名义的伪现代化。让我们为实现真正的教育现代化而努力!
《面向未来教育,重思教育技术》
未来教育行动计划执行主任、爱学堂CEO汪建宏
“互联网 + ,手机把一切连接在一起。”爱学堂CEO汪建宏说,纵观滴滴、小米、高德等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他们解决了这个时代的痛点,才成为行业巨头。
“所有创新都是从破坏落后规则开始,教育变革的需求最强烈,但是变革的难度最大、速度最慢、规模最小。”这是因为仅靠技术创新,不足以推动教育产业进步。
教育行业需要的是全流程、全方位的生态创新,打破教育产业的边界,打破硬件与软件、平台、内容、应用的边界,需要连接师生,围绕“教”和“学”打造教育新生态。为此,爱学堂联合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部、清华附中发起“未来教育行动计划”,旨在以国家政策为指导,结合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依托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在网上开放课程建设和共享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制度创新的成果,推进中国教育信息化。
教学改革应该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00后孩子热爱什么?爱学堂下发8000份调研问卷,得出了结论——“A站、B站、暴走漫画、十万个冷笑话”受到孩子们的广泛关注。00后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只有以孩子的视角研发产品孩子才喜欢,只有让孩子享受知识和美才能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热爱。
在线教育的变革,不仅要变革教学内容,还要从教学平台、教学设计着力。从内容到生态,优质内容和“智能教学平台 + 智能学习平台”融合,实现“轻松教、快乐学”。10月14日,爱学堂联合清华附小成立全国首所互联网学校。以互联网技术,与清华附小共建“1+X网络课程”。
教育改革还需要顶层设计,包括未来学校建筑规划、未来教师培训、学生个性化学习、公共服务教育云、人机交互设备、社区化的交流六大支撑。截止2016年7月,爱学堂用户已累计超过300万师生,教育平台资源服务22省,107个城市,超5000所学校,爱学堂微课更是重新定义了行业标准。
“和最优秀的人一起做一件伟大的事”汪建宏说,让我们一起书写历史、创造未来!
《未来学校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教师报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欣
中国教师报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欣从生态学校之校园文化建构的背景、位置、内涵及作用、构建方略、工作展望等五方面,向大家全面阐述了生态学校之校园文化建构的理念、方法、操作流程、创新思维和将来的愿景。
他认为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支撑构建学校的生态环境、课程体系,只有线上线下的融通才能整合2.0版学校。他明确了校园内的各项活动当课程对待,指出家本课程、校园课程化是课程改革中实践课程与探究课程的必然选择,教师变学科讲授型教师为课程管理型教师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依据课程标准,要在课程实施体系中积极构建学科课程平台和非学科课程平台,用校园文化的“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制度要素、行为要素”建构学校的理念文化、环境文化、视觉文化、行为文化,构建绿化、美化、课程化校园,以三生(生活、生存、生命)教育为载体的内涵转化方略,培植三生内涵、生成三自能力、构建能力立方、健全人格体系,构建三个“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圈。
《办幸福教育,建未来学校》
洛阳东方二中校长齐振富
洛阳东方二中校长齐振富首先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与取得成绩。他认为,学生是具有可塑性的,是可以培养的,生源差,不是不出成绩的理由;老师和学生一样,也是有潜力、有潜能的。那些认为老师水平差,培养不出好学生的想法是错误的;从严管理才能出效益,总认为管理严格压抑人的积极性这种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从严管理和以人为本并不矛盾。没有严格的管理,不可能有好的效益。付出总会有收获,付出才会有收获。不劳而获的想法任何时候都是错误的。
“办高质量的有幸福感的教育说我们的办学方向。”齐振富说,我们要办有质量的教育。质量是学校的名片,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质量是学校的根本。学校的声誉和地位源自于质量,教师的尊严和幸福来自与质量,没有质量,校将不校。学校要永远保持在洛阳初中教育这块阵地上的领先地位,就必须保持高质量。当然,我们对质量也要有一个准确和完整的理解,成绩是质量的核心指标,但质量应该是一个丰富的体系。
学校教师队伍的成长和发展是质量,学校丰富文化内涵的形成和提升是质量;学生多方面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是质量;学校丰富的学生活动是质量;学校体卫艺工作有特色、有活力是质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良好性格的形成等等,都是质量。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成长,有所发展,这些都是质量。我们要追求学校、教师和学生全面提升和发展的高质量。要切实把东方二中打造成一个洛阳人民心目中的有质量的学校,办洛阳人民满意的有质量的教育。
办幸福的教育“幸福学校造就幸福教师,幸福教师培养幸福学生,幸福学生成就幸福家庭”,这是我们的办学理念,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幸福的教育和有质量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因为对学校来讲,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有质量的教育,一定是有质量的教育。离开了质量,一切都无从谈不起。只有质量提高,人民才能满意,才会感到幸福。所以,有质量的教育,才是幸福的教育,幸福的教育,一定是有质量的教育。
在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学改革方面,应该说近几年学校进行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微课资源网,引入爱学堂未来课堂等举措,取得了很大成绩。
东方二中学校发展的三维目标:“以人为本,打造幸福校园;质量为先,创建特色学校;立德树人,打造百年名校。”当然,对于传统教育我们不能一概否定,传统教育有传统教育的优势,但面向未来,教育需要变革,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尤其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在提倡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借信息教育平台 谱“五成”教育新篇》
洛阳东升二中副校长徐艳平
洛阳东升二中副校长徐艳平介绍,洛阳市东升二中前身是洛阳轴承集团公司第二中学(轴二中),建校于1965年,至今有50年历史。它是洛阳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管理科学、质量优异的标准化老牌初中名校。
东升二中坚持“五成教育”,“五成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成长、成绩、成人、成才、成功的教育。成功是“五成教育”的核心,成绩重要,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成才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一切为了学生成功”是东升二中的办学宗旨。
“五三一”智慧课堂是东升二中的办学理念。“五”即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包括:巩固提升:教师针对学生的作业和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检查,巩固已学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能力;交流展示: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展示、相互交流,形成知识的碰撞,同时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进行有效衔接;互动体验: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两个层次。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参与互动的有效性;精讲点拨: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针对本课的重点、难点和疑惑点,及时予以评价、点拨,让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知识;拓展练习:教师要在所教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扩展,引导学生把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以达到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技能迁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的目的。
“三”即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紧紧扣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实施教学。以知识、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一”即在一节课上,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力争当堂达成目标。教师应切实提高一节课的效率,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面向未来,东升二中正完成四个转变:转变教师,多措并举,激发教师智慧,推进课堂改革;转变家长:学校组织家长会,会抱课改情况比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转变学生 2015年老师们开始使用爱学堂,首次接触爱学堂平台,成立信息化教育实验班;转变课堂:培训学生微课的制作方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龙城双语初中校本化课程体系》
洛阳市洛龙区龙城双语初级中学校长胡立松
洛阳市洛龙区龙城双语初级中学校长胡立松介绍,“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显著的提高”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为此,学校打破学科课程原有结构,进行了时间整合、整合教材、课堂改革。
时间整合,就是打破学科课程固化的时间。在保证课时总量、总时长不变的前提下,将不同的学科进行整合,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进行有机的融合。课程整合基础课时,包括数学、英语、体育等;大课时是语文、美术、物理等学科;小课时包括诵读课程、新闻联播课程等。
课堂模式上,龙城双语初中坚持,学,是输入和启智;展,是训练和输出;用,是提升和实用。暑假期间开始准备,七年级开设两个爱学堂清创班进行尝试。
龙城双语初中的家本课程针对各个学科和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利用本地历史、地理、文化等教育资源,完成学校无法完成的探究性知识,依据课程标准,编成教材,借助家庭完成,最终由学校组织评价、考核。
“我们追求让课程丰富起来、让课堂高效起来、让作业可爱起来、让考试轻松起来、让学习好玩起来。” 胡立松说,改革,哪怕一点点改变,都会看到学生改变,今后将继续为打造教育生态学校而努力!
——论坛花絮——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