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大学教务处处长计国君:创“双一流”高校 开新百年征程 - 中教全媒体
全媒体教务处处长专访 | 厦门大学教务处处长计国君:创“双一流”高校 开新百年征程
作者:    浏览:13036

全媒体视角

20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迎来建校100周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肯定了厦门大学百年来取得的突出成就、作出的积极贡献,对学校未来发展提出目标要求,极大激发了全体师生员工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极大增强了厦大人的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为学校开启新百年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厦门大学教务处处长 计国君

采访报道 / 中教全媒体 张晓攀

厦门大学创办于1921年,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大学。100年来,这所“中国最美大学”秉承“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近日,中教全媒体采访了厦门大学教务处处长计国君,围绕学校办学优势、新工科建设、创新教育、强基计划、科技发展新机遇等方面进行了对话。

依托综合学科优势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中教全媒体:厦门大学创办于1921年,至今已有100年办学历史。请简单介绍一下学校发展变革情况?

计国君: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 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建校一百年来, 学校秉承“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

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厦大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在“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推进内涵式发展,制定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三步走”战略部署,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在今年4月6日,厦大庆祝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肯定了厦门大学百年来取得的突出成就、作出的积极贡献,对学校未来发展提出目标要求,极大激发了全体师生员工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极大增强了厦大人的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为学校开启新百年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迈进新百年,厦门大学将以贺信精神领航,进一步坚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和决心,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早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

中教全媒体:厦门大学被誉为“南方之强”,我校毕业的学生和其他高校相比有哪些特点?毕业生有哪些就业优势?

计国君:作为人才培养高地和输出地,厦门大学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抓好就业创业工作作为写好教育“奋进之笔”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充分就业的同时,积极倡导“国家至上,事业为先”的就业理念,鼓励毕业生“登上大舞台,做出大贡献”。一是信念坚、政治强。通过注重引导、精准施策、加强教育、选树典型,将就业育人融入“十大育人”体系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之中,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二是质量高、分布广。学校聚焦国家需求、学生就业意向开渠拓源。针对就业市场供需错位,完善就业工作考核评价机制,主动拓展重点单位和关键领域、新兴业态、政策性岗位等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高质量更多元就业机会。近五年来,我校学生就业去向单位逐年递增(2018年2985家,2019年3199年,2020年3562家)至3000余家,定向选调生省份扩展至26个省份,与30多个地区人社局部门建立联系。三是适应快、能力强。构建了全链条的生涯指导体系,为毕业生精准帮扶保驾护航。精心组织“点对点”和“全链条”的职业生涯辅导,通过实习实践、求职能力提升、职前训练等形式,帮助学生练就理想信念“强筋功”、综合素质“基本功”、专业能力“绣花功”。

近年来,应届毕业生实现稳定、充分、高质量就业,到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单位就业率、境内外深造率、毕业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指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厦门大学毕业生已成为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大学生群体之一。

厦门大学毕业生秉承“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扎根中华大地,书写人生华章。李克强总理称赞厦大毕业生“高能成、低能就”,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中指出,厦门大学打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教全媒体: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请介绍一下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学校现有哪些优势学科?

计国君:厦门大学自建校以来就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厦门大学初创之时就有了好的学科布局,多年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经过近百年的不懈奋斗,已经逐步建成了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位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大学。目前,我校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中授予博士或硕士学位,共有3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29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从学科门类设置数来看,厦门大学是典型的综合性大学。

综合性大学一般拥有较为完整的学科生态群或生态链,同时也会拥有一批较高水平的一流学科,往往通过打造优势学科或学科群建立学校整体特色。厦门大学通常都被定为文理综合性大学,是因为在文理基础学科领域,厦门大学拥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厦门大学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是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化学、海洋科学、工商管理、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为国际法学、高等教育学、专门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动物学、水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环境科学。2017年,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5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建设名单。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海洋科学、应用经济学、化学、统计学、工商管理、法学、生物学等7个一级学科位列A类学科行列。因此可以看到,学校学科特色首先是建立在学科优势基础上的。

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厦门大学将着眼于学科的体系化建设,突出学科之间的关联度、支撑度,比“高”比“壮”,不比“胖”,使学科形成有机整体,实现自身发展、交叉融合、不断强化学科的优势特色和育人功能。

优化调整学科布局。厦门大学将进一步加强学科优化整合,着力构建“高峰引领、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生态,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我们要用好一级学科博士点的自主审核权,加强统筹,优化布局,同时,既要突出重点,梯次发展,分类建设,又要突出质量,推动交叉,综合提升;既要统筹资源,力保重点,动态管理,还要理顺机制,形成合力,办出实效。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围绕科技前沿、国家安全、国家治理等领域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以问题为中心,以解决重大问题、服务重大需求、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牵引,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撑,加强资源供给和政策支持,切实增强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构建有利于交叉学科引导机制,促进自然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交叉融合,形成有能力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跨学科学术团队,建设交叉学科发展第一方阵。

聚焦基础学科 开展“强基计划”

中教全媒体:厦门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有什么要求?采取怎样的培养方式?

计国君:厦门大学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学校作为首批36所试点高校之一,从2020年开始开展强基计划招生工作,选拔一批在数学类、物理学、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哲学等专业领域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学校通过强基计划招生,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有志青年,目前主要招收两类考生,一类是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另一类是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学校配备一流的师资、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追求卓越、志存高远、学术基础扎实、科研创新能力突出的拔尖创新人才。

一是德才兼顾的学生选拔机制。坚持“德才兼顾、严进严出”的原则,建立“两条路径、多次选拔、动态进出”的选拔机制,从高考生、在校优秀学生中选拔人才。加强过程管理,完善阶段性评价机制,根据不同学科、年级特点制定评价标准,多维度综合考查,实现学生动态进出,适时分流不适应强基计划学习的学生。

二是协同育人的全程导师制度。注重大师引领,汇聚热爱教育、造诣深厚、德才兼备的专家学者主持计划实施,担任导师,为学生授课、指导科创项目、开设讲座等。建立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师生学习、文化、生活共同体,促进文理渗透、知识融合、思想碰撞。

三是因材施教的育人模式。支持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自主安排学习进程,支持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内容,获得毕业所要求的学分的学生提前一年毕业。建立本硕博衔接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提升课程挑战度,实施小班化教学,促进专通结合、交叉融合。建立循序渐进的科研训练体系,推进优质科研教学资源向本科生开放,鼓励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鼓励学生参加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学术会议等境外学术交流活动。

四是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实施灵活的课程替代、免修、免听、缓修、学分认定等制度,在境外交流、奖学金、推免等方面予以适当优先考虑。鼓励学生本科毕业后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学生在本科期间修完规定学分要求的课程、学业成绩达到规定要求,并通过毕业资格审核等,可获得荣誉学员证书。

“四轮驱动”开启“双创”教育新模式 产学合作服务区域新发展

中教全媒体:学校是如何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取得了哪些成绩?您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内涵是什么?

计国君:厦门大学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以政策创新改革人才培养体系,以校地共建打造联合培育平台,以兴趣激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资源投入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形成了”四轮驱动”的厦大经验。

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6金2银,获大赛亚军,金奖数和总奖项数全国第一;在第五届大赛获4金2铜,金奖数全国第三(并列);在第六届大赛获1金4银2铜,获大赛亚军。2015-2020年,本科生公开发表论文974篇(核心期刊714篇);申请专利163项;获得省市级以上学业竞赛奖项5644项,其中国际级奖项796项。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真正的培养出在未来对这个社会的贡献力和发展的竞争力,培养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中教全媒体:学校地处厦门,是如何服务区域发展的?

计国君:进入新世纪,厦门市与教育部、福建省先后五次签署重点共建厦门大学协议,共同支持厦大“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已建立部省市三方的常态化共建机制。厦门大学根植于福建沃土,滋养于八闽文化,始终紧扣福建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历史使命,秉持主动贴近、全面融入、全方位服务地区发展的理念,携手福建省九市一区,积极融入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的建设,为建设机制活、产品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贡献厦大力量。目前,我校已与福建省九市一区连续召开了六届校地战略合作年度工作会议,合作共建厦门大学“八闽园”;与厦门市、漳州市建立市校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持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各条战线培养输送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等。

饮水思源,是厦大的精神传统,亦是厦大的实际行动。站在新百年的起点上,学校将紧密结合一流大学建设进程,更加深入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中,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和支撑。

一是坚守办学初心,打造人才高地。习总书记强调,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学校始终坚持“四为”教育方针,立足于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牢记初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为地区建设做好人才、智力储备。

二是坚持创新引领,强化产学研融合。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科研顶层谋划和前瞻布局,发挥大学创新源头优势和基础研究力量,着力构筑嘉庚创新实验室、厦门市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等一批交叉集成的高端创新平台,紧紧围绕厦门市“双千亿”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大学作为创新源泉的作用,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创新动力。

三是完善制度建设,深化战略合作。厦门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继承嘉庚先生报效祖国、回馈乡梓的传统,始终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融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当中,将进一步与地方政府健全沟通机制,“实体化”推进共建工作、“项目化”落实共建协议、“多元化”拓展共建领域,形成机制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协同模式,推动校地合作更有成效,实现厦大“双一流”建设和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

中教全媒体: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计国君: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是创新驱动发展、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厦门大学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和实践提升学校科研服务社会的转化能力和转化效率。近两年,厦门大学横向项目立项1467项,合同金额约6.44亿元,到位经费约5.68亿元,其中与国内企事业单位合作1450项,与国外企事业单位合作17项。单项超过500万元(含500万)的项目15项。

一是制定顶层规划。学校完善《厦门大学关于实施知识产权强校战略,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动方案》:按照“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服务流程、学科分类实施”等原则推进实施重点专项任务,以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为导向,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促进成果转化。

二是理顺体制机制。学校成立了校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拟成立一个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知识产权管理运营为一体的专门平台机构,整合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现有各部门职能,对接地方、行业、企业技术需求,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

三是打造专业化管理运营团队。学校设置知识产权管理运营和技术转移转化系列技术类和管理类岗位,制订配套的职称评价体系,并通过引育结合建立专业化知识产权管理运营队伍。

四是完善突出知识产权转化导向的评价体系。学校完善成果转化运用与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人才评价、绩效考核等相挂钩的评价指标体系,突出创新成果转化运用的结果导向和实绩导向。鼓励学院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考核评价办法,杜绝简单以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为考核内容,加大成果转化运用绩效的权重。

五是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流程。学校将知识产权管理体现在项目的选题、立项、实施、结题、成果转移转化等各个环节。在项目立项前,进行专利信息、文献情报分析,开展知识产权风险评估,确定研究技术路线,提高研发起点;项目实施中,跟踪项目研究领域工作动态,适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及时评估研究成果并形成知识产权;项目验收前,以转化应用为导向,做好专利布局、技术秘密保护工作,在核心关键领域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组合;项目结题后,加强专利运用实施,促进成果转移转化。

六是稳步推进科技成果产权改革,优化收益分配制度。稳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将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由单纯的国有改变为单位、个人混合所有;将“先转化”改变为“先确权”;将成果转化的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改变为成果的所有权。充分“唤醒”职务科技成果。

中教全媒体:结合厦门区域发展特点,请谈谈学校在产学研协同发展方面都做出了哪些努力?

计国君: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精神,厦门大学坚持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发掘厦门本土企业优势,结合我校学科特色,通过“引企入教”,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共建实习、实践与实训基地等方式搭建产学合作教育平台,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从而达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

截至目前,我校已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113项,合作企业近100家;信息学院与华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约成立“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加入鲲鹏生态人才培养联盟并成为副理事长单位;以国家和海西地区对网络空间安全的需求为出发点,与网络空间安全行业的知名上市企业美亚柏科建立了“厦门大学-美亚柏科网络空间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了一支由厦大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组成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共同创建了校企合作办学和创新创业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新模式;为全面提升微电子与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能力,完善集成电路产业急需人才支撑环境,更好地服务福建省产业转型升级和深化发展,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先后与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厦门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集成电路特色工艺与先进封装产教融合分平台、第三代半导体产教融合分平台,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综合性科技创新,以及人才培养合作。

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解决好教材建设、教师素质、体系融合、基地建设等问题,打造培养造就新时代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抓手。

发挥区位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提升开放办学水平培养国际化人才

计国君: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厦门大学于2017年7月批准成立“一带一路”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院聚焦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所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人才培养和国际问题等领域,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为总体要求,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全球治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及其他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为导向,整合我校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信息科学、海洋科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力量,开展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综合性的政策研究,致力于打造集学术研究、决策咨询、人才培养、国际交流、舆论引导等五大功能于一体,在“一带一路”相关研究领域位居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

根据国家顶层战略部署,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围绕如何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组织开展与“一带一路”建设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应用性和综合性课题研究,为国家提供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的政策与法律研究、决策咨询服务,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相关决策咨询服务,为国家培养、培训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领域的政、产、学、研等方面高层次人才,并整合国内外资源,提供国际交流、战略研讨和凝聚共识的高端对话平台。

学校全力支持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将一带一路研究列入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科群。研究院成立四年来,已成功举办了首届、第二届厦门大学“一带一路”发展论坛,广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产、学、研精英前来研讨,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与此同时,出版了以“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系列丛书为标志性成果的专著10余部,发表了数十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向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交研究咨询报告数十份并获得采纳,为“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第三届“一带一路”发展论坛也计划于2021年9月在厦门大学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一带一路与东南亚”,旨在发挥我校东南亚研究的传统优势,为强化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关系建言献策。

中教全媒体: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开创国际化办学新格局,学校在本科生国际教育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计国君:厦门大学始终坚持把开放办学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重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近年来,在本科生国际教育方面,主要做的工作及成效如下:

一是加大力度,开拓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学校每年选拔数百名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到境外知名高校交流学习。例如英国牛津大学长期访问学生项目、剑桥大学学术发展课程和科研注册生线上项目、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暑期项目、哥伦比亚大学暑期项目、日本早稻田大学冬季及暑期短期项目等一系列高水平高层次的学生交流项目。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类长短期交流项目,拓宽了他们的国际视野,让学生拥有丰富的第二校园经历。

二是争取资源,多渠道丰富本科生交流途径。积极参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等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加强做细境外交流学生行前指导和过程管理工作。相关部门和学院与国际组织合作、签订实习协议、设立专项实习项目。此外,专门设立本科生出国出境交流经费,并下拨至学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经费的使用效益。同时,整合学校各类优势资源,为学生打造国际化教学平台。例如厦门大学“海丝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依托“嘉庚”号科考船平台将本科生海上实践性教学从先前所局限的近海跃升至深海大洋,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及扎实实践技能的海洋学科拔尖人才,成为连接厦门大学本部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重要纽带与交流平台。

三是推动学院,加快学科建设和师资国际化。以各学院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卓越的教学平台、优良的师资及国际化的成长环境。例如博伊特勒书院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担任书院理事会理事长,派出累计近30名本科生到世界一流高校进行为期六个月至一年的毕业设计,其中书院首届拔尖班学生范婧雯和第二届毕业生吕炳男被剑桥大学医学院录取为PhD学生且获得代表剑桥大学学生至高荣誉的盖茨奖学金,书院同时也吸引了多名国外名校学生来校交流;社会与人类学院曾选派多名本科生远赴塞内加尔展开为期一个月的考古人类学田野调查研究,是国内高校在非洲开展实质性人类学训练最集中的一次田野工作;环境与生态学院与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院合作申请中日青少年科技交流项目(樱花科技计划),已派出多名学生赴日进行交流;新闻传播学院选派3批共16名学生参加人民网澳大利亚公司的海外新闻报道实习项目,建设海外实习基地,提升了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和国际传播能力。

此外,厦门大学充分利用综合性双一流高校的深厚积淀和跨学科优势,通过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深化思想教育和人才培养改革,优化信息资源建设和就业指导服务,细化激励政策保障,构建了长链条、全过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输送体系,培育了宽领域、复合型国际组织人才。2017年以来有6名本科生获得了国际组织实习录用。

1.聚焦体制机制建设,部署落实工作方案。我校于2017年4月制定出台了《厦门大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体制机制建设方向,在探索中全面启动了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推送工作。

2.举办特色教育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学校成立了厦门大学国际组织人才发展协会,举办“世界舞台·厦大声音系列分享沙龙”、国际组织体验周训练营、参访国际组织等活动。

3.整合学校优势资源,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学校实施国际化专业建设计划,在经济学、外文、海洋科学等12个学科开展国际化专业建设计划,设置双学位及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夯实学生外语能力。

4.巩固拓展实习渠道,主动对接国际组织。重点对接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开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实习项目,与东盟大学联盟秘书处、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海委会建立实习项目,继续深化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法院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交流合作。

5.巩固资金政策支持,解决学生后顾之忧。学校制定《厦门大学研究生赴国际组织和国家重点单位实习实践资助暂行办法》,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研究生赴国际组织等参加实习实践,教育发展基金会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专项“国声计划”纳入基金会捐赠项目,加大社会筹资力度;对在国际组织实习期间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颁发证书、发放奖励金。

打造高水平教师发展平台 为教师专业成长保驾护航

中教全媒体: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学校是如何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的?

计国君:学校重视教师发展,在全国较早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是全国首批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之一,2013年获评为全国7个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示范项目单位之一。

教师发展中心坚持顶天立地原则,依托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科优势,以高水平教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教学培训,努力打造集教学科研与培训于一体的高水平教师发展平台。

2014年10月,厦门大学成为东亚唯一一所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原则和创新实践项目”(简称IQA项目)的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是该项目的主要承担者,承接了IQA项目的主要研发工作。

2014年11月,教育部教学评估中心首个“全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研究基地”在我校挂牌,中心为该基地的牵头单位。2021年,中心又成功入选全国新文科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以及全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作为学校教学促进组织,中心秉持“引大以大道,启人以大智”使命,以“建设教师成长之家”为目标,致力于在全校打造追求卓越教学的质量文化。实施了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教学与学习质量评估计划、教学咨询计划、教学创新促进计划、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计划、区域辐射计划等六大建设计划,形成了“教学培训带动、教学评估推动、教学咨询互动、教学研究驱动、教学创新撬动、区域辐射滚动”的“六环联动”教师发展常态机制,为厦门大学教师的成长保驾护航。

中心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依据青年教师教学成长特点,构建了新教师入职培训、骨干教师提升培训以及教学创新培训三级逐次提升的青年教师成长体系,每年以教学比赛为“抓手”,中心通过开展新教师入职培训、骨干教师夏令营研修、教学比赛、课程教学评价、名师教学工作坊、教学沙龙等多种形式活动,打造了“教学比赛-课程评估—教学培训”三位一体的青年教师教学成长平台,每年从这一平台成长起来一批又一批青年骨干教师,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供了根本保障。

全面推进新工科建设 积极求变贡献“厦大智慧”

中教全媒体:

学校是如何推进新工科建设的?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您对新工科建设还有哪些思考,这对我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计国君:厦门大学深刻认识到新工科建设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机制模式,推动重点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1个项目入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8个工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深入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逐年增多,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际遗传工程设计竞赛等众多国内外竞赛中屡获佳绩;围绕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区域重大需求,建设了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一批国家级平台基地,整合新组建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学院,成立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交叉学科平台,学科整体优势更加凸显,学科交叉融合深入推进;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3000吨级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嘉庚号”,成功发射“嘉庚一号”带翼回收火箭;研制出全球首个新冠病毒总抗体检测试剂等一系列检测试剂,向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应超2000万人份;首个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这一项项成果,是厦门大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扎实的新工科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见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即将开启之际,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更为突出的时代意义。作为高等教育的“国家队”,厦门大学必须提高站位,准确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在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道路上注入“厦大智慧”、贡献“厦大力量”。下一步,学校将改善工科“硬环境”、提升科研“软实力”,营造更浓厚的学术氛围、激荡更活跃的创新要素、共享更丰富的科研成果。通过深化理论研究与实践、优化专业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创新组织模式、强化协同育人、加强师资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建设质量文化等举措,全力推动我校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

中教全媒体:科技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请问AI时代会给中国教育带来哪些变革?

计国君:人工智能对于传统行业的变革是巨大的,在AI时代,新的专业和新的技能将大量替代传统的专业与技能,一方面要求老专业在技能上有巨大变革,另一方面要求大学开设新的专业。在AI时代,冷门与热门专业有可能产生跳变,这提醒了大学在专业设置方面需要有定力,办出特色而不是办出跟风专业,另外也提供了潜在的思路,以激活传统的“冷门”专业。另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学科及其附属技术群,有可能同数学英语一样,成为大学的“通识”基础教育,各大学也有提前布局这种大跨度教育变革的强烈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大学去年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目前致力于打造全校大交叉的、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新范式和学生培养新模式(AI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等),也对教材设计、教育体系、学生实习实践等阶段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教全媒体:学校在“十四五”期间有哪些发展规划?

计国君:“十四五”时期,是厦门大学全面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面向新百年宏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学校将聚焦“三大任务”、实施“四项战略”,实现“五个突破”,与时俱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厦大风格”的一流大学,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聚焦“三大任务”

一是“一流计划”,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重点是以一流党建为引领,打造一流办学能力和一流办学体系,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厦大风格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二是“服务行动”,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重点是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国家高端决策咨询,助力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体现学校的担当和作为。三是“聚力工程”,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重点探索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新路、发挥马来西亚分校战略支点作用、更高层次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二、实施“四项战略”

一是“精育英才”人才培养战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发展需求为中心,注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注重个性化培养和家国情怀教育,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精英人才。二是“双轮驱动”科技创新战略。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着力改善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原始创新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服务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三是“群贤毕至”队伍建设战略。坚持引育并举,深化人事聘任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人才管理和发展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努力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技术支撑队伍(含专职科研人员)和党政管理服务队伍。四是“拥抱世界”国际合作战略。构建强强合作、同台竞技的对外交流新格局,不断增强国际教育资源汇聚能力,努力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创新型人才,全面提升学校的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积极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展现新作为。

三、实现“五个突破”

一是创新人才培养实现新突破。以世界和未来作为人才培养的时空坐标,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推动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统一模式培养向个性需求培养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创造精神。二是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实现新突破。强化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战略性工作,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着力打造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打造新时代卓越人才体系,深化人事聘任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人才管理和发展机制,为每个有志成才的人提供发展空间和机会。三是打造科研大平台实现新突破。坚持“四个面向”,推动科学研究向“指向型”发展,科研模式向“团队型”发展,科研管理向“组织型”发展,建设一批交叉集成的大平台、大基地、大装置,打造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四是高峰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坚持以问题为牵引、以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基础学科和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促进交叉融合、完善学科版图。围绕国家战略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重点支持若干优势学科冲击世界一流水平,引导支持潜力学科冲击领先方阵、勇攀学科高峰。五是对外交流合作实现新突破。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交流,努力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创新型人才,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厦大贡献。充分发挥学校地处“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贡献力量。继续推进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建设,努力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科学文化交流的前沿支点。

在中共厦门大学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厦门大学进一步深化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在建校百年之际,全面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新中国成立百年之际,跃居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迈进新百年,厦门大学将持续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www.ccotver.com/i/32696.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