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兵:发挥产教融合办学优势,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一流应用技术大学 - 中教全媒体
全媒体视角
“延陵邑,古韵长,君子尚义美名扬。星辰下,明湖旁,年轻人读书的好地方。”常州工学院正是坐落在经济发达、文教昌盛、交通便捷、美丽富饶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州。学校创建于1978年,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历经4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地方高等学校。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致力培养切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常州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兵
采访报道 / 中教全媒体 张晓攀
常州工学院作为一所工科类院校,经过四十余年的实践与发展,走出了一条产教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为产教融合贡献了“常工智慧”。常州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兵表示,产教融合关键在“融合”,落脚在“共享”,发展靠“要素”。面向未来,常州工学院将沿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一流应用技术大学这一办学目标而阔步迈进!
扎根常州办学 打造一流应用本科教育
中教全媒体:
常州工学院创建于1978年,和改革开放同频共振。请总结一下学校40余年来的办学成果?
张兵:常州工学院创建于1978年,2000年升格为本科层次,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在4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坚持“在服务常州中获取资源、在扎根常州中打造特色、在贡献常州中提升能力”的办学方略,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一)人才培养
常州工学院为地方培养了十万余名优秀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每年在毕业的学生当中,有约15%的学生考取了研究生,40%的学生留在常州就业、其余45%的毕业生中大部分选择留在了苏州、无锡等苏南区域就业,为区域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技术服务
常州工学院制定引教入企相关制度,要求老师到企业中提升实践能力水平。常州工学院的师资中有近400名博士、100多名教授,他们常年扎根在地方企业里面,为地方产业解决了大量的应用技术方面的问题,提升了企业产品竞争力,同时也助推了地方经济转型发展。近三年,学校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108名。
(三)专业建设
依托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学校的学科专业布局,提升专业内涵水平,是常州工学院专业发展一大策略。常州工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是按照常州的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布局设置的,和常州区域产业结构是完全吻合的,通过产教融合,大大提升了学科发展水平和专业竞争力。目前,学校有47个招生专业,其中有7个国家一流专业,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在前列。通过专业与产业的互动,也积聚了一大批的产业优秀人才,参与到我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经过四十余年的实践与发展,常州工学院走出了一条产教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逐步形成了常州工学办学模式。
中教全媒体:
学校的办学定位是什么?目前学校形成了哪些办学特色?
张兵:常州工学院坚持地方性和应用型,积极探索并实践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之路,致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致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目前学校在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形成了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学校成立了产教融合办公室,并大力投资建设了6万平方米的产教融合大楼。常州工学院产教融合有两大特色。一是引进来,二是走出去。引进来即引企入教,目前学校已引进8家知名企业的研发机构入驻校内产教融合大楼。走出去即引教入企。学校积极响应常州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全面落实“一院一镇,百团百企”行动2.0版。“十三五”期间,各二级单位对接地方35个乡镇街道、园区,86个团队对接500多家企事业单位,在党的建设、科技开发、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决策咨询等多个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和服务。签订横向科研项目合同金额3.46亿元,“四技”服务经费5.38亿元。校企共建120多家集学生实习实训、创业就业、教师科技创新为一体的“三合一”基地。“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航空产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获批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
常州工学院制定并完善了产教融合机制,保障产教融合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执行能够有效制度化运行。除了常规的培养方案,学校还制定了企业培养计划,学校产教融合特色已经渗入到学校的方方面面。
学校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学校依托产教融合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在产教融合项目中,学校重视将专业和创新创业结合。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发挥专业能力,制作出产品和作品,参与到学科竞赛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近年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学校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出台《常州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划(试行)》,全校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十三五”期间,学校获批为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7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5项、省级24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参与率超过60%。新增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4个,建成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59个,共建企业冠名班55个。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
中教全媒体:
常州工学院是如何开展人才培养的?
张兵: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常州工学院一直把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中心工作。依据成果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理念,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反向设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再根据毕业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和具体课程。人才培养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流专业建设:首先是优化专业结构,学校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对专业进行优化调整,不断推进一流专业建设。第二,提升专业内涵水平。学校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引领,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产业融合为主线,进行专业综合改革,开展一流专业建设。
培养方案制定:学校围绕精准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梯度的课程体系、企业级的实践平台、多维度的资源保障等方面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9775”模式,即90%以上的教师参与、调研7家以上典型企业、调研7家以上同类高校、有5位以上校外企业专家参与,制修订产教融合型校内外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重构:一是与企业、行业或相关学会联合开展课程体系的设计;二是优化课程,开发系列优质资源共享课程;三是重构教学内容,压缩课程重复和过时的内容。
特色教材开发:吸收科技创新成果和管理理念方法,倡导企业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发产教融合型特色教材或者自编讲义。
聚焦课堂革命。以学生为中心,把企业生产实际问题作为案例,真题真做,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中思。
实践教学提升:围绕学生专业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建设深度融合的企业实践基地(三合一基地);引企入校,实现引入企业类型与学校主要专业版块的协同;加强基于专业、面向产品的创新创业实践。
学业评价改革:要更加注重过程性、研讨性、应用性评价与考核,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工作进行持续改进。
中教全媒体:
顺应新时代发展,常州工学院在教学改革上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兵:常州工学院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内涵,致力产教融合,建设一流课程,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专业结构优化升级工程
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按照“做强优势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培育新兴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以产业为引领,以需求为导向,以特色为发展优势,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为区域尤其是常州地区产业转型发展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供保障。
二、实施一流专业协同提升工程
以专业标准建设为抓手,对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项目和一流专业建设,构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一流专业协同建设体系,凝练专业方向和特色,三级协同提升专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全面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对照专业认证标准,重塑专业培养体系,强化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内在统一。产品设计等7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专业获批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等3个专业顺利通过江苏省品牌专业一期项目建设验收。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学前教育等3个专业入选江苏省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项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自动化等4个专业的专业认证申请已获得受理。
三、实施一流课程扶强扶特工程
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一流课程建设体系,分类开展一流课程建设,建设基础好的课程,通过扶强,冲刺国家级、省级金课,建设基础弱的课程,通过扶特,建成校级金课。《供电技术》等3门课程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课程被认定为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课程获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校级金课近150门。
四、实施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工程
根据《常州工学院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工程实施办法》,实施产教融合六大培育工程。按照“9775模式”编制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立项一批建设产教融合型教材和课程,培育产教融合示范专业、产教融合优秀实践教学基地和产教融合型教学团队。近年来,学校2项产教融合案例获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优秀典型案例,2个平台获教育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优秀案例,立项建设产教融合型课程和教材50余项、产教融合示范专业5个、基地10个。
中教全媒体:
常州工学院毕业生有哪些就业优势?请介绍下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张兵:常州工学院始终坚持“让每个人拥有创造力,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两大办学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努力实现“智慧就业”、“精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常州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的毕业生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学校将就业育人融入“十大育人”体系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之中,通过注重引导、精准施策、加强教育、选树典型,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从内心深处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实现自身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同时,努力成为爱党报国、献身行业、热爱职业的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第二,我们的毕业生有着明确的自我定位。学校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为更好地服务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学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围绕常州市重点发展的10大产业链和10大新兴产业,形成了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工程、光电工程、建筑工程、通用航空、经济管理、艺术设计、教师教育、语言文学等10大专业群。学校针对就业市场供需新形势,完善就业工作考核评价机制,主动拓展重点单位和关键领域、新兴业态、政策性岗位等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高质量更多元就业机会。
第三,我们的毕业生有着较强的竞争实力。学校打造“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两大特色,建设产教融合型教学体系,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着力推进专业与产业、专业标准与职业要求、教学资源与产业资源、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教育与产业机制五个要素的融合。学校就业指导服务、职业生涯教育不仅仅是毕业生就业阶段“临门一脚”的政策解读、技术指导,更是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有效激发大学生的成长意识、内生动力,引导大学生积极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不断提高自身职业规划意识、就业创业能力、全面发展水平,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高,“充分就业”,“ 整体非失业率”在全省同类高校中排名前列,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高于本省非“211”本科院校平均水平。
近年来,常州工学院深化校地企合作,提高供需匹配度,以就业促培养,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届毕业生实现更稳定、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到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单位就业落实率、境内外升学率、毕业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指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常州工学院每年有9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在长三角地区工作,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我校毕业生常州工学院的毕业生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大学生群体之一。
依托区域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
中教全媒体:
作为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立项高校和首批启动高校,学校在产教融合发展方面优势突出,请问学校在产教融合方面都做出了哪些努力?
张兵:学校将“一院一镇、百团百企”行动和“引企”入校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要求各二级学院至少与1个常州市的乡镇(街道、园区)建立校地合作关系、组建100个以上由教授博士领衔的科研团队与100家以上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了以“一院一镇、百团百企”和“引企”入校为主要形式的产教融合格局。
融入地方,当好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器”。学校围绕常州市智能装备制造、先进碳材料、通用航空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及时掌握、分析各镇(街道)、园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需求,每年开展技术开发活动400余次、技术成果转让100余项、技术服务800余次、技术咨询1500余次、培训员工300余场次。
“一院一镇,百团百企”2.0版在常州市薛家镇启动
学校与常州市武进区开启战略合作
学校与常州市金坛区开启全面合作
引企入“教”,搭建产教协同育人“立交桥”。常州工学院作为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立项高校和首批启动高校。2017年启动建设产教融合中心大楼(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航空产业实习实训基地),2020年初建成交付,建有5幢产教融合实训大楼和1幢设计研发中心大楼,总建筑面积为66323平方米。产教融合中心大楼和设计研发中心总投资(造价)32911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9860万元)。
产教融合大楼主要用于满足校内相关专业学科的引企入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对于“引企入校”合作项目引进的企业,必须与本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具有密切的相关度,环保、安全等方面符合新北区和常州市的要求;企业起点要高,央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等优先;严格控制加工型、生产型、小微企业进驻。2020年至今,根据《常州工学院“引企入校”合作项目管理办法》,通过洽谈、调研、初审、校外专家评审和校长办公会审定,共有10家企业通过“引企入校”合作项目立项。学校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入地方产业链发展,有效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发展的相关支撑及服务需求。校企合作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孵化中心,组建专兼职创新创业导师团,打造“1+N”创客空间集群。大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2020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32项,其中国家级27项;获得专利与发表创新创业论文36项。
当前,学校产教融合已进入2.0时代,不断向纵深化发展。为深入做好产教融合,打破学院边界,学校从2018年启动了产业学院建设,目前建成了两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包括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电机产业学院,两个校级重点产业学院,包括数字传媒创意产业学院、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学院四大产业学院。从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与科技服务供给来看,产业学院是贯彻产教融合教育理念和执行相关制度的实践层面平台载体和有效抓手。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举措方面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引企入校,企业注册校内产教融合大楼,二是共建共享,以1+N模式建在校内。以产业学院为载体,构建以专业集群与行业发展共生发展体,以高水平的应用学科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来支撑行业发展。
省教育厅、市领导等视察“稽明军大师工作室”
强化师资,打造融合发展“智囊团”。学校大力实施“博士化、国际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依托校企合作,每年教师科研团队参与企业生产工艺创新、产品研发、技术革新等100余项;选聘企事业单位专家、技能大师等100余人任兼职教师,选聘常州市产业教授100名,成立大师工作室1个。2018年以来,引进博士184名,其中39%具有海外经历;新增市级以上各类人才工程42人;选派25名教师赴境外高校研修学习;193名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学校实施“一院一镇,百团百企”行动和“引企”入校计划以来,探索出了“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融合发展模式。学校以“一院一镇,百团百企”行动“引企”入校计划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之路。中共常州市委研究室2019年9月编印的《决策参考》中,刊登了常州工学院推进产教融合的专题调研报告,时任市委书记、常务副市长等领导分别作出了批示,充分肯定“一院一镇,百团百企”产教融合模式及成效,要求总结推广常工院典型经验,结合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争创工作,大力推进全市产教融合试点工作。
研究与实践成果受到时任常州市委书记汪泉肯定和批示
中教全媒体:
学校在产教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成功优秀经验?
张兵:做好产教融合发展,首先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产教融合相关制度。第二,要深层次的分析学校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不仅要分析目前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而且要分析未来区域产业往哪些方向发展,在对区域产业结构做出深层次分析的基础上,然后构架相关的专业结构。第三,产教融合要真正落地执行。除了关注顶层设计和专业分析,更要关注人才培养的过程,关注课程和课堂,因为课程和课堂是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所以产教融合一定要关注到教学的全过程。
中教全媒体:
您认为如何才能真正做好产教融合?
张兵:产教融合,关键在“融合”。学校全力打造企业、行业和产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新生态链条。制定“1+N:一个基础多样拓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例如我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根据多个建筑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立安全管理、钢结构、BIM等专业方向;与企业共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实践教育中心等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产教融合,落脚在“共享”。建立健全以全面对接、深度融合、互惠互利为特征的产教融合体系,例如我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每年选派15~20名学生赴常州亚美柯宝马电机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实习,聘任公司总工程师为学校“企航师”承担专业教学任务,公司与学校合作成立“宝马电机班”冠名班,设立企业奖学金和助学金,多名毕业生成为技术骨干;校企共同参与国家、省、市各类基金项目7项,共建省、市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联盟以及分马力电机工程中心等创新载体,实现了校企共赢。
产教融合,发展靠“要素”。例如我校机械类专业集群,秉承“新工科”和“产教融合、学科交叉、文理融合”的理念,以行业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为支撑,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获批或建立省高价值专利转让中心1个、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产业技术联盟6个,创新创业教育联合实践基地1个,技术转移分中心6个。
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 为新工科建设贡献“常工智慧”
中教全媒体:
作为教育部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是如何推进新工科建设的?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您对新工科建设还有哪些思考,这对我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张兵:常州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非常重视新工科建设,2009年开始探索CDIO 工程教育模式,2011年成为教育部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5年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截止目前,学校拥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4个,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个专业工程认证申请获得受理,以项目为载体开展新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主要举措有三个方面。
一、 返本开新,构建“亲产业、跨学科、重应用”的新工科教育理念
开展基于产业需求的新工科学科专业群建设。根据常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学校围绕常州市重点发展的10大产业链和10大新兴产业,增设了10个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前景广阔、社会急需的新专业,停招了11个专业,形成了智能制造、航空运输、大数据、电子信息、土木建筑5个新工科学科专业群,涵盖25个工科专业,专业布局与地方产业结构形成良好对接。
构建基于复杂工程的双驱动人才培养体系。以专业认证最关注的目标达成度、方案匹配度、过程有效度、条件保障度和质量满意度等五个度为底线驱动,以产教融合最关注的人才需求与愿景、主要技术与技能、生产过程与规范、工作环境与平台、用人效果与评价等五个元素为方法驱动,形成专业认证和产教融合双驱动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融合致新,构建“高阶化、开放式、共生型”的新工科实践平台
建设校企共生的现代产业学院。以培养区域产业急需的“工科人才”为目标,利用地方产业发展优势,共建了4个产业学院,建立了“以产业为逻辑、应用为核心、政府为主导、校企为主体”新型育人共同体,使工科专业的定位与区域产业发展定位高度耦合,动态式相互促进并迭代升级,构建企业与高校互存互融的新格局。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和电机产业学院获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还被推荐申报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
建设性能高阶的实践教学基地。与企业共建集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学生就业、教师培训、科技服务于一体的“五合一”产教融合型基地,将产业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营造真实的生产和技术开发工作环境,引导学生了解行业、认识专业、熟悉职业。通过引企入校,在校内6万平米的国家级产教融合中心建设高阶性“研习工厂”式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融入企业学应用、贴近产业做研发。
三、因时而新,构建“动态性、前瞻性、系统性”的新工科保障机制
建设一支动态升级的开放式师资队伍。实施“引航计划”,柔性引进企业技术精英为“企航师”加入师资队伍,通过“三引三启”的方式领航学生职业发展;实施“双百计划”,聘请百名产业技术精英为“产业教授”,将产业尖端技术带进校园带上讲台,选拔百名骨干教师为“校代表”柔性进驻企业,通过“二进三送”方式助推企业发展并反哺人才培养;树立“大师请进来,工匠走出去”的理念,设立“工匠大师工作室”,引进常州知名工匠大师参与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未来“大工匠”人才。开放式的师资队伍,使校企双方的导师充分融合,共同进步,教学与科研能力呈现螺旋式上升。
建立一套动态更新的专业改造机制。运用SWOT分析模型,系统梳理和查摆了目前学校工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尤其是面对新兴技术与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构建了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机制架构,包括诊断机制、协同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等。针对该机制架构,出台了系列政策制度,如《专业优化与动态调整实施办法》《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工程实施办法》《“引企入校”合作项目管理办法》《“一院一镇,百团百企”行动计划》《常州工学院“常州市产业教授”聘任与管理暂行办法》《产教融合优秀教学团队培养对象选拔、培养及考核办法》等,为新工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紧紧围绕办好专业、育好人才两大新工科建设思路助力常州工学院发展成为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做好新工科建设,首先要对常州区域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深度分析,对专业结构做进一步的优化。未来,学校将进一步依托产业学院,培养出复合型的一流应用技术人才。随着新工科的发展,学校更加关注教学内容,紧抓课堂目标、课堂内容、教学方法等微观层面,有效推进新工科建设。
中教全媒体:
学校作为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培育院校,是如何推进大数据技术创新发展的?您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会给中国教育带来哪些变革?
张兵:常州工学院依托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助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业发展。通过产业共享,吸引大批产业优秀人才去参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发展。面向大数据技术创新发展,学校将建设常州工学院数据中心,提升智慧化校园管理水平和专业建设水平。
人工智能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学校不断推进线上线下教学、新的教学模式培训、智慧教室的打造等方面工作,逐步让老师们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为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共享优质资源,我们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积极主动改进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方式。
深化“双创”教育 服务区域发展
中教全媒体:
学校是如何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取得了哪些成绩?您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内涵是什么?
张兵:常州工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统领创新创业教育,学校主要从三大方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第一,开设创新创业的课程。学校开设了创新创业通识课,为学生创新创业打好基础。每个学院根据专业特色还开设了专创融合性课程。
第二,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学校每个学院都和专业紧密结合,成立了专创融合实验室,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空间支持。学校分层分类做好创新创业实践。从专业学院到创新创业学院,再到产业学院,学校制定了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遴选机制,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水平。
第三,参与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学校鼓励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并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激励制度。
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在学生心中根植梦想的种子,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学校通过创新创业制度文化的感染,给予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回归到人才培养本身,抓紧抓好创新创业课程、实践等根本工作,真正助力学生成长。
中教全媒体:
学校是如何服务常州区域发展的?
张兵:常州工学院始终致力于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地为地方服务,并把“在服务常州中获取资源、在扎根常州中打造特色、在贡献常州中提升能力”作为学校的办学方略,广泛开展师资共享、平台共建等不同层面的校企合作。
自2018年起,学校就开始探索依托地方优势产业和学校高水平学科专业建立现代产业学院,通过构建新型育人共同体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能级的提升。学校瞄准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点,相继成立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电机产业学院、新传媒创意产业学院和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学院,探索以产业学院政企校共同体为载体、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政企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和研发平台的建立,支撑和引领区域产业的发展,为区域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建设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生态链,培养培训产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区域产业定制化培养一大批爱行业、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并最终建成在理念、模式、机制和成效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学院,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促进学校优势专业与地方优势产业高度耦合,赋能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学校与知名企业、行业龙头建立了一批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教研兼备、资源共享的校企共建实验室,建成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0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21家,遴选了10个校级产教融合实验实践教学示范基地。获批通用航空器关键部件智能循环制造、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两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与11家企业共建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化工危废与工业固废协同处置两个行业联合创新实验室,建有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有融研发、生产和实践于一体的常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常州工学院大学科技园以及数控技术应用及装备、软件、建筑工程技术等10个校内产学研一体化中心;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和电机产业学院分别成功获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为推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创新生态链支撑。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提升开放办学水平
中教全媒体:
学校在本科生国际教育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张兵:第一,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打造高水平的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目前,学校与英国、丹麦、美国等国家的高校以“3+1”、“1.5+2+0.5”等形式开展中外联合培养项目5个,专业涉及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学前教育、商务英语、数字媒体艺术等,其中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学前教育等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均为江苏省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通过项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美国纽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继续深造。
第二,通过联合培养项目,引进课程、教材等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国外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促进专业的国际化对接和本土化建设。常年聘请30多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讲授语言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举办教学公开课、开展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培育国际化教学团队。
第三,加强与国(境)外高校的合作交流,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途径,开展校际交换、学分课程、实习实践及海外研学等学生交流项目。同时,相关学院、部门积极拓展,争取资源,多渠道丰富学生交流途径,如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与日本富山大学合作申请的中日青少年科技交流项目(樱花科技计划),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与丹麦VIA大学学院合作举办的建筑学联合设计工作坊,创新创业学院与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大学合作举办的创新创业与领导力国际课程等,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第四,学校先后出台了《常州工学院学生境外留学交流奖学金》、《常州工学院学分认定办法》等管理文件,落实境外交流学生行前指导和全过程管理,激发学生参加各类长短期出国境交流项目的积极性,为学生出国(境)交流提供保障。
扎实推进内涵建设 奋力实现高水平一流应用技术大学
中教全媒体:
学校本科教育在“十四五”期间有哪些发展规划?
张兵:“十四五”期间,学校本科教育围绕建设江苏省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入选江苏省一流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的总体目标,确立了如下办学规模、专业建设、培养质量等本科教育核心目标。
全日制在校生力争达到20000人;总招生专业控制在50个左右,新增机器人工程、复合新材料等新工科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达到100%;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达到10个左右,省级以上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以上,专业建设水平列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评估数量达到10个以上,列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力争获批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实现高质量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以上;毕业生在常州就业比例达到40%以上。
为实现上述本科教学目标,“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工程,深化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一)实施以紧扣产教融合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工程
优化基于产教融合的专业布局。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校企合作为重点、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专业标准建设为抓手,以苏南区域为基础面、常州为重点,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入区域产业之中,建设与地方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集群。做强优势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培育新兴专业,凝炼专业方向和特色,推进新工科、新文科背景下的一流专业建设,开展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创建工作。
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融合产业与教育资源,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积极创建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加强教材建设,以行业和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校企合作编写教材。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一批智慧教室,推动课堂革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专业综合评估,形成新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优良的教学质量文化。
打造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完善体制机制,建立以创新创业学院为主导、二级学院为主体、相关职能部门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建设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力争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国家级主流学科竞赛中取得新的突破。
(二)深化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改革教学评价。认真落实国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探索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生师比、生均课程门数、优势特色专业、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指导、学生管理与服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毕业生发展、用人单位满意度等,突出培养相应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改革学生评价。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强化体育评价,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改进美育评价,推动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严格学业标准,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课堂参与和课堂纪律考查,完善学士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抽检工作,完善实习(实训)考核办法。
总体来说,“十四五”期间,希望学校能够在教学质量文化方面蔚然成风,每一位老师都能深刻认识到教学质量是关键,并能把持续改进落实到实处,推动一流教学水平培养一流人才,助力学校早日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一流应用技术大学。
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高等教育改革,围绕常州“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发展定位,推动改革创新,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务实地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向着建成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