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胡成满:以“双元制”教育体系为蓝本,助力中国智能制造领域产教融合 - 中教全媒体
全媒体视角
山东莱茵科斯特以服务“中国制造2025”为目标,以德国工业4.0标准为核心,以“双元制”教育培训模式为蓝本,以生产工厂+教育基地的双重功能复合型智能工厂为载体,着力攻坚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中国智能制造人力银行,用“技术+人才”创新模式双向赋能智能制造业转型升级,逐步迈向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领域隐形冠军。
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 胡成满
采访报道 / 中教全媒体 张晓蒙
融合先进技术 助力中国智能制造专业教育
中教全媒体: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胡成满: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山东莱茵和德国科斯特联合建立的一家中德融合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制造专业方向的技术引入、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数字化车间改造、信息化管理提升改造以及教育领域的智能制造教学体系的开发、落地、实施;产教融合学院的建立以及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在中国的推广。同时,也承载了政府公共技术平台建设、运营和服务工作。目前,参与了中国十几个城市建设,与政府合建双跨培训中心。主要包括:青岛、淄博、潍坊、江苏、湖南、辽宁、广东、成都等地。
中教全媒体:作为一家智能制造公司,您认为与相同类型的公司相比莱茵科斯特有哪些优势?
胡成满:莱茵科斯特作为一家智能制造公司拥有较为鲜明的特点:
一是在技术上对德国工业技术的引进、吸收及转化。借助公司基因以及与德国工业相关技术,形成了一整套以欧洲技术为核心的技术服务体系来赋能中国工业的转型以及数字化能力的提升,同时叠加中国优秀的工业互联网以及软件技术,形成了一整套基于工业4.0技术基础的解决方案。
二是莱茵三是在产教融合方面,对于智能制造的相关技术和理解有很多定义,但将这些技术转化成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体系进行输出的企业却为数不多。因此,莱茵科斯特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并结合双元制技术理念形成了教育与技术充分融合的培训团队。将现有的智能制造相关技术整合并转化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体系。这也是莱茵科斯特区别于其他智能制造公司的特点。除此之外,还与智能制造相关的教育公司也形成了反差,其体现在教育公司侧重于方法论研究,莱茵科斯特是技术+教育共同发展。
实施本土化“双元制”人才培养体系
中教全媒体:莱茵科斯特最大的核心优势是德国双元制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本土化创新实施。请您介绍一下什么是德国双元制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胡成满:莱茵科斯特坚持用双元制理念结合技术优势形成本土化的双元制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在德国,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成长,很难由学校单方面来完成,而是由学校+企业共同完成整个教育过程。这其中就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企业和学校在分工上各自分担了相关培训任务,同时二者结合构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在师资培养和教学上,企业的教学以及学校的教学形成了无缝衔接,让学生从学校的理论知识到企业实践有一个无缝过度,这也是德国双元制的精髓。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学生既有理论基础知识,又能够紧贴企业的实践需求,在完成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或者是产业工人。
中教全媒体:德国双元制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与国内的培养体系有何不同?其优势点在哪?公司团队又是如何使其真正本土化落地实施的呢?
胡成满:德国双元制约有80年的历史,并且它一直在不停地完善,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产教融合机制,在税收制度、人力资源结构、人才培养方法论、校企师资融合等方面都形成了稳固的运行体系。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产教融合,但其融合度并不高。我认为在产教融合落地过程中,学校端承担的任务较多,企业参与主要围绕的是具体的用人需求,但企业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参与度不高,这是目前我国产教融合的现状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德国的双元制体系并不能完全适合我国教育体系,因此在推广双元制时莱茵科斯特围绕着我国教育现状,并结合我国改革的政策推进双元制的落地。公司紧贴国家教育方向的发展从制度上进行推动,例如产业学院相关政策、产教融合落地政策、职业教育法改革政策等。我们将这些政策充分和德国双元制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与共性,利用德国双元制体系的优势结合我国现状制定出政府、高校、企业都可实施的方法论。在落地实施过程中,公司从培训师培养、教学体系、教育装备等方面逐步进行了改善。在体系建立上,我们提出“两元三地”的策略。我们基于企业在产教融合中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建立了双跨培训中心,通过建立双跨培训中心、公共服务平台、跨企业培训中心等,充分调研当地的产业和学校的情况,通过提供教育服务、共建产业学院、师资培养以及其他服务,帮助学校做好双元制体系建设。通过双跨培训中心对当地的企业进行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以及技术工人导入,总结企业技术要求和人才需求,再将二者在双跨培训中心平台进行对接,通过双元制培养体系形成一套适合当地产业的人才培养策略。由此,双跨培训中心一端连着企业,一端连着学校,将人才按照专业和层次进行分类汇总,将当地产业技术特点与教学相关专业进行融合,从而把企业零散的需求结合在一起,形成对学校的整体的需求,再把对企业的需求以及学校现有的课程结合起来,在双跨中心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形成了从学校到企业的人才培养闭环体系。公司结合国家的政策支持,结合公司战略布局,目前已建立了十几个双跨培训中心,推进实施本土化双元制人才培养体系。
在教育装备研发以及培训师培养上我们也做了很多本土化的工作。德国的培训装备以及衍生的教学场景与工业贴合度非常高,但目前我们的教学装备落后于工业实际应用的设备和设施。近十年来,中国工业飞速发展,涌现出很多新的工业技术,如智能物流、数字化仿真等,但这些技术在学校并没有同步跟进,所以我们在研发上紧跟工业发展的步伐,推出了一批适合双元制教育理念同时符合工业前沿技术标准的装备,并结合对应的课程体系,将它们集合成教学场景实验室。
公司关注的领域是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前沿领域以及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等应用场景。为保证双元化本土化实施,我们培养了双元制培训师团队,我们的执行方式是平时在中国给老师以及学生上课,学期间隙去德国进修,与德国的培训师进行交流,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同时深刻理解德国双元制。
以优势服务高校 助力“新工科”发展
中教全媒体:公司服务群体重点面向高职、应用型本科及硕士等,那目前面向高职和应用型本科及硕士的服务项目有哪些?成效如何?
胡成满:服务的项目包含共建专业及共建产业学院,学校在开设智能制造相关的新专业时,我们参与教学体系的引入、教材的开发、实验室的建设等方面。对于学生和老师提供专项培训,包括两个方向:前沿技术方向以及双元制体系建设方向。同时跟学校老师进行交流学习,帮助几十所学校建设智能制造专业,帮助他们打造智能制造专业群。
另外,我们也把德国工业4.0工业技术体系加入到教育体系中,申请了“1+X”生产线数字化仿真认证。申请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进一步为二十几个学校提供数字化相关的协同育人技术导入和服务。
中教全媒体:关注到公司涉及的技术领域有一部分与“新工科”相关,并且“新工科”专业近几年也较为热门。您认为这对公司的发展有哪些利好点?
胡成满:第一,从方向上来看,我国对于工业技术发展的重视程度正在提高,同时也明确了技术人才培养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新工科比传统工科更强调实用性、交叉性以及综合性,在专业群的建设方面,公司与学校进行多次探讨,如今工业发展已不再是单项技术的运用,而是多项技术融合去推动工业转型,推动数字化建设等。我们将重点落在跨学科建设方向上,一方面对学校进行专业群的整合及建设,另一方面,将先进技术引入到新工科建设中去,比如数字化建设,我们充分吸收先进的数字化以及模拟仿真等方面的技术体系,结合双元制教学体系和其他工业应用场景,形成一整套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并将其导入到新工科的建设当中。
第三,加强国际化交流,促进中国高校与德国高校之间的交流互通。
产教学研用五位一体 为人才与企业搭建互通桥梁
中教全媒体:公司汇聚了德国产、教、学、研、用的优质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研究院、研究中心等,这也为与高校的产教融合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那目前在产学研方面公司都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果?
胡成满:第一,我们一直秉承着产、教、学、研、用五位一体相结合的理念,搭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人才的交流平台,有效地整合全球智能制造产业技术,最终成为智能制造专业领域中产教融合的领跑者,并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标准的建设。
第二,我们将教育和产业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双元制教学体系,将前沿技术导入到教学中来。
第三,我们坚持用我们的服务体系,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通道。将我们培养的优质学生输送到适合的专业岗位上去,持续为这些学生提供服务,为个人提供终身学习平台。
中教全媒体:精准的人才培养可以让高校毕业生更快地融入到企业中去,那对于高校优秀人才公司是否有留用政策?我还了解到公司也会为相应的对口企业提供人才支持等,那对于这些精准培养的优秀毕业生的工作评价如何?
胡成满:对于好的技术人才各个行业都是比较稀缺的,在我们自己的服务体系中遇到了很好的技术人员我们会留下,同时也会直接输送给我们合作的企业。应届毕业生很多,但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同时企业也很难招到人,这就形成了人才的供给侧和需求侧都有缺口,这就充分说明我们不缺人也不缺岗位,只是中间的桥梁对接出了问题,我们希望为人才端和企业端搭建桥梁,一方面将企业的岗位进行全面梳理,另一方面将学校的专业知识体系和企业的岗位需求联系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无缝适应从学生到员工的转换。
在渠道方面,我们建立了自己的人力资源公司,结合自身的双跨中心和培训体系,为企业提供双元制体系培养出来的优秀的学生来验证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这也是双元制培养体系在中国是否成功的直接体现。同时双元制体系中软技能的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环节也大大改善了学生转变成员工的不适应性,让学生从软技能方面更快融入企业。通过这些年的实践和验证,也证明了我们的方法论和我们所做事情的方向是正确的。
中教全媒体:公司未来有哪些重点规划?
胡成满:1.坚持把双元制体系与中国的产业、教育现状进行融合,形成中国独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方法论。
2.坚持把世界工业的前沿技术导入到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中,使我们的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与企业发展保持同步。
3.坚持用公司先进技术服务中国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公司人才导入。
4.将高校与产业更有效地连接起来,将前沿工业发展通过转化导入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同时将高质量的优秀毕业生导入到企业中就业,通过两部分导入做到双循环。
莱茵科斯特是一家集中德智能制造生产系统研发设计、生产实施与双元制人才培养体系推广实施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在中德智能制造领域从事数字化工厂研发设计实施、技术转移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营、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本土化创新推广实施、标准课程资源输出以及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高端制造业外包服务,先后被国家人社部、工信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指定为有关专业领域的培训基地、实训示范点等。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