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力·变革·赋能,计算机慕课引领在线开放课程高质量发展—2021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年会11月28日举行 - 中教全媒体
11月28日,聚力·变革·赋能——计算机慕课引领在线开放课程高质量发展——2021年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年会于线上召开。本次大会通过中教全媒体在线、新浪教育进行线上同步直播,会议当天近30万人次在线进行观看。
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简称CMOOC联盟),率先探索中国慕课建设与应用创新性改革,建设了一大批高水平优质慕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慕课师资,开创了我国慕课多模式服务高校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新形态,成为我国在线开放课程领域的翘楚,发挥了先行示范的榜样表率作用,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年会以“聚力·变革·赋能——计算机慕课引领在线开放课程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我国慕课建设成就,展望改革发展美好未来,深入探讨我国计算机慕课卓越发展之路,构建慕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继续引领世界发展贡献智慧。
本届年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主办,中教全媒体(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运营中心)承办,高校邦协办。
11月28日上午,2021年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年会正式开幕。上午的会议分为开幕式以及特邀报告环节。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业部主任、CMOOC联盟秘书长张龙主持开幕式。
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业部主任、CMOOC联盟秘书长张龙
开幕式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教育部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执委会主任,CMOOC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徐晓飞发表了致辞。他首先向给予本次大会大力支持的各个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介绍到,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CMOOC联盟)筹建于2013年,成立于2014年,是我国成立早、规模大、活跃度高的MOOC联盟之一,目前CMOOC联盟已覆盖30个省市、区,600多所成员高校,5个工作委员会,25个地区工作委员会,15个课程工作组以及8个培训中心的大规模高校MOOC联盟组织。近8年来,伴随着中国MOOC的发展历程也再不断地发展壮大,先后建设了上百门优质慕课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展了百余次,数十万人次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培训,并提炼出200多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秀案例,为我国在线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示范经验并发挥了巨大的引领作用。对今后工作他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继承CMOOC联盟的优良传统,紧跟国家教育形式,按照教育部要求,不断深化计算机MOOC建设,在新时期、新阶段以MOOC聚力、变革、赋能计算机变革。二是加强联盟自身建设,增强联盟的动能,加大计算机慕课“建、学、用、管”的力度、深度、广度,在AI+MOOC智能化在线开放课程以及线上线下教学方面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我国计算机教育在后疫情时代新常态下向纵深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大培训和推广应用的力度,带动东西部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平衡发展,形成更大的辐射作用,促进我国计算机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教育部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执委会主任,CMOOC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徐晓飞
开幕式上公布了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项目”结题名单,共计115项,其中结项评定为优秀的有42项。
随后,表彰了2021年度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优秀地区工作委员会,其中有湖南省工作委员会、四川省工作委员会、福建省工作委员会以及河北省工作委员会。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教育部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执委会主任,CMOOC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徐晓飞作了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工作报告。他汇报的主题是“善建善用计算机慕课金课,引领在线开放课程高质量发展——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工作报告”。他表示,CMOOC联盟的宗旨是积极倡导、引领和推进MOOC建设,促进计算机教育的创新改革,提高计算机教育的质量,推动教育公平的事实践,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国内外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地位与影响。对于2021年主要的工作,他介绍到:1.指导做好疫情防控常态下的线上线下教学改革。2.CMOOC联盟混合式教学改革项目结题。3.指导与推动“软件工程专业MOOC建设课程”。4.CMOOC联盟与华为公司合作共建“智能基座”慕课建设项目。5.校企合作稳步推进。6.各地区工委会组织开展多样活动。7.CMOOC联盟课程工作组开展研讨交流。并介绍了2022年CMOOC联盟工作重点有七个方面:专业慕课群建设、常态化教学创新、标准规范宣贯、师资培训提高、助力思政与“四新”、产学合作以及自身建设。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教育部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执委会主任,CMOOC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徐晓飞
特邀报告环节
特邀报告环节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业部计算机分社社长,CMOOC联盟办公室主任韩飞主持。
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业部计算机分社社长,CMOOC联盟办公室主任韩飞
北京大学瑞声慕课讲席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李晓明以“老话新谈:让教育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为题发表了演讲。他提到,教育的基本追求是规模、质量、效率/益,信息技术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应用,其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代表是PPT(多媒体、讲台)、互联网(校园网、LMS)、网课(MOOC、交互视频)。并提到PPT、互联网是提高教师与学生效率/益的工具,而网课是扩大规模以及提高效率/益的工具。因此,得出互联网、网课在课程质量方面力有不逮的结论。并结合一门通选课的实践提出开放工具的综合运用的思路,其思路主要是结合课程内容,综合运用对重信息技术工具设计活动,体现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达成一种比较“咬合的”教学过程。他表示,应将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到教学活动的流程再造中,并追寻一条让教育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向更高境界发展的道路。
北京大学瑞声慕课讲席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李晓明
高校邦数字内容事业群副总裁吴影以“多维重构、立体融合、高校邦助力高校混合式教学实践和探索”为题作了演说。她提到,高校邦在线学习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数字化教学水平。2017年高校邦母公司慧科研究并阐述了教育与科技有效的深度融合趋势,未来课件的形式打造了高校邦“超课件”,它支持模块化的自主学习设计、MOOC+虚拟+实验、数字化评估闭环以及贯穿式课程结构设计。并希望通过教学方法变革、空间艺术设计和硬件教学设备三方面驱动打造无边界教育——教育主受体的去边界化,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使用如翻转课堂、MOOC等形式,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完全去边界化实现重组。“超课件”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用最适合的学习方式,逼近真实场景,助力学生能力提升。以多媒体方式提高知识吸收效率,虚拟仿真加强实操能力,在线实验平台锻炼解决问题能力。
高校邦数字内容事业群副总裁吴影
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青工委主任,CMOOC联盟北京地区工委秘书长嵩天以“中国计算机教育慕课发展概要及新一代慕课发展思考”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他从我国高校慕课建设与发展的回顾、计算机类慕课发展的多维度分析以及面向教育强国的新一代慕课思考三方面进行了说明。他首先回顾了中国MOOC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对比国内、国外计算机慕课的整体情况得出两个宏观结论:一是国外课程建设体现热点,国内课程建设更加全面。二是国外课程差异性很强,国内课程同质性较高。对于新一代慕课思考,他提到了三个方面:1.慕课内容再发展,对于新一代慕课内容体系的思考。2.慕课平台再升级,对于新一代慕课平台方案的思考。3.慕课教学再融入,对于新一代慕课教学保障的思考。最后,他表示要坚定发展慕课的信心,慕课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驱动,示范作用显著,信息技术发展推动教育变革是一种必然趋势。
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青工委主任,CMOOC联盟北京地区工委秘书长嵩天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负责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本科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周娅以“研—教—学—练—测—评六位一提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数据结构与算法为例”为主题发表了演说。并从教学改革解决的焦点问题、课程教学改革的举措以及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她提到,教学改革解决的聚焦问题包括:1.当前课程建设的缺失。2.课程教学模式传统。3.“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考。对于具体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她给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增学习通道,“立体化教材”。二是提学习主动性,激活课堂。三是破时空约束,分层递进,全过程实践;四是OBE理念驱动,保障课程目标达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负责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本科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周娅
28日下午,举行了“一流课程建设与申报案例分享”论坛。
“一流课程建设与申报案例分享”论坛
论坛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务处副处长,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副秘书长,CMOOC联盟办公室副主任张策主持。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务处副处长,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副秘书长,CMOOC联盟办公室副主任张策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学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何钦铭围绕“以在线实践平台为支撑的一流课程建设与申报”的主题发表了演说。基于浙江大学“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30年,他将该门课程的建设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阶段、系统性课程建设阶段以及课内外融合阶段。他表示,课程建设三十年来重要的发展核心是信息技术在不同深度、不同角度的应用。针对一流课程建设与申报方面,他提到“一流课推荐”条件强调的是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合理以及“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对于申报书的填写有四点建议:一是文字简洁。二是设计系统。三是逻辑一致。四是特色鲜明。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学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何钦铭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高教学会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信标委教育技术分委会秘书长郑莉以“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为题进行了演讲。她从计算机公共课混合式教学共性问题、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MOOC资源的作用、平台与工具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她提到,在线课程的特点与优势有六点:一是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二是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三是课程结构模块化与教学内容微型划分。四是学习活动社交化与知识共建。五是自动化评测与学习者互评。六是大数据处理技术与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她认为,MOOC资源不仅要用于开放课程,也要赋能校内课程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模式个性化、学习内容多样化。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高教学会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信标委教育技术分委会秘书长郑莉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教授,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国家精品课、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苏小红围绕“C语言程序设计一流课程建设”的主题发表了演说。她从国家一流课程申报与评审指标解读以及哈工大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一流课程建设实践两方面进行了说明。她提到,五类一流课程包括:线上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以及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五类一流课程的建设原则都是“两性一度”,其中提升高阶性是针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的,突出创新性是针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增加挑战度是针对课程设计以及考核考试评价的。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哈工大采取了因材施教、差异化分级教学,其中零基础班以夯实基础为教学目标,标准班以强化实践为教学目标,高级班以能力拓展为教学目标。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教授,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国家精品课、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苏小红
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教授,山东省教指委委员,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张广渊以“《人工智能基础》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案例分享”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他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基础》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介绍人工智能入门知识、构建人工智能通识体系以及推动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并从课程沿革、前期建设运行、申报书填写、支撑材料和后续建设五个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人工智能基础》作为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面向不同专业的大一新生,根据不同专业与人工智能相关度的强中弱分为:紧密耦合型、关联耦合型、通识耦合型,并根据相关程度在能力目标方面设定不同的能力目标。其中紧密耦合型要求解决实际案例,启动创新思维。关联耦合型要求分析问题,思考问题。通识耦合型要求拓宽视野,培养兴趣。
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教授,山东省教指委委员,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张广渊
“慕课应变挑战新举措与新进展”论坛
随后,举办了“慕课应变挑战新举措与新进展”论坛。
该论坛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务处副处长,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副秘书长,CMOOC联盟办公室副主任张策主持。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务处副处长,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副秘书长,CMOOC联盟办公室副主任张策
头歌教研中心主任尹刚以“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背景下计算机实践教学平台探索与实践”为题发表了演说。他认为,促进教学、产业快速融合、充分应用、深度创新的核心解决办法是实践教学案例的在线构建。教师可基于头歌的技术平台创建实践课程、创建教学课堂、开展教学活动、记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教学效果。并提到,头歌专业课程建设涉及到通识类课程教学场景、系统类课程教学场景、平台类课程教学场景、一流课程建设场景、工程教育认证建设场景以及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最后他总结到,头歌是国家一流课程建设与运行平台,是全链条教学工具、全系列课程资源、全流程教学服务的高校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是思政与产教融合的课程创新生态,可从不同维度支持教师们的教学创新平台,是新型教材配套在线实验运行平台。
头歌教研中心主任尹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教授,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苗启广围绕“AI赋能教学探索与实践”的主题进行了演讲。他从智能时代教育教学改革、智能时代教学转型需求以及AI赋能教学新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智能时代背景下高校应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革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交叉型人才。并提到,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教育信息化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教学方向方面由传统课堂向智能课堂转化,在教师角色方面由传导知识向指导学习转化,在人才质量方面由经验质量向科技质量转化,在训练手段方面由归一导学向个性适配转化,在条件装备方面由硬件搭台向软件唱戏转化,在教育评价方面由结果评价向过程数据驱动转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教授,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苗启广
CMOOC联盟企业合作工委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专家组成员蒋建伟以“深化产教融合,协同人才培养——以‘智能基座’在线课程群建设项目为例,探索产学合作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模式”为主题发表了演说。他认为,产教融合是新时代人才培养之必需。针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痛点问题,他提到高校与企业应敞开胸怀、换位思考,共建、共育、共享、共赢。双师型教师应采取高校教师+企业资深工程师,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产业资源与教学课程资源的有机融合应是高校教师与产业专家深度合作、协同共建,双方相向而行。产学共建的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形成强力支撑应建设在线实践资源,尤其源自产业的真实开发环境对教学形成有效支撑。产学成果应置于“开放、对接、共享、共赢”生态中,逐步打破“孤岛”。想要达成“两性一度”就要跨校集成一流本科课程群,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产学共建。他介绍到,“智能基座”在线课程群建设流程包括建设指南、定向征集、教师申报、遴选评审、校企结对、深度交流、大纲重构、大纲评审、课程建设、课程评审以及发布上线。
CMOOC联盟企业合作工委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专家组成员蒋建伟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