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文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罗代忠:探索差异化人才培养,致力建成地方高校智能类人才培养示范型应用型学院 - 中教全媒体
重庆文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是学校为适应智能技术发展于2019年组建的智能类产业型新工科学院。学院围绕“聚焦智能,跨界融合,尊重个性,回归本真”的人才培养理念,面向新工科进行专业改造和升级。从学院2008年成立之初走“回归工程之路”,到2013年慕课元年走“回归课堂之路”,再到2017年面向新工科发展走新工科之路,人工智能学院始终与时俱进,不断探索,致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地方高校“学科有影响、专业有特色、办学有示范”的智能类人才培养示范型应用型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罗代忠
文 / 中教全媒体 张晓攀
第一,人工智能技术走出了实验室。特别是在过去十年,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公司进行产业化生产,引起产业模式进行了重构,人工智能技术引领未来的趋势非常明显,为经济和社会活动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语音、自然语言和视觉等感知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些技术达到甚至超过了人类水平,成为了我们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较多的应用到了交通、医疗、语音识别、文本识别等广泛的生活场景中。
第三,当前,各个国家对人工智能技术高度重视。世界各国发布了人工智能相关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及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用于支持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和应用。
我认为,人工智能未来有三大发展趋势。第一,人工智能将实现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的突破,但这条路还很漫长,这是我们下一阶段必须要去完成和探索的一个新层面。第二,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其他高端技术和行业的深度融合潜力空间比较大,将催生一些新市场提供了机会。第三,人工智能应用趋向广泛化、垂直化,全方位触及到大众生活,我们在实际生活当中将会有更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体验。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对人工智能的人才需求十分迫切,人才缺口比较大。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人才需求主要以80后为主体。人才聚集区域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人才需求结构表现在应用层次人才需求比较大,但是AI核心技术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所以,高校肩负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
目前学院开设有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等四个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重庆市特色学科群专业,软件工程是重庆市特色专业、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网络工程是华为十佳ICT合作院校专业。人工智能专业是重庆市首批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办的专业。2021年,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中国一流专业(应用型)排名中,我院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专业均排名重庆市第一名。
学院四个专业围绕数据处理形成专业链。其中,网络工程专业定位数据运维和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聚焦大数据方向,软件工程围绕数据的应用以及软件开发,人工智能主要进行数据的智能化应用开发。
办学特色方面,我们围绕“聚焦智能,跨界融合,尊重个性,回归本真”的人才培养理念,面向新工科进行专业的改造和升级。
学院成立至今跨越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院成立之初的“回归工程之路”,从2008年到2017年通过产教融合育人来解决去工程化问题。
第二阶段是2013年慕课元年启动后的“回归课堂之路”,调整教与学的关系,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到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打造一流课程。通过走“回归课堂之路”,打破课堂边界,融合线上线下,开展差异化教学。学院获重庆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重庆市线上线下一流课程和重庆市线上一流课程共9门。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我们通过产教融合探索面向新工科跨界融合的多元化培养,形成了“专业相融,差异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把人工智能专业和传统专业进行融合,进行差异化培养。我们打通专业平台,为学生提供三次专业(含技术方向)选择机会。学生在第一学期后可以转专业,第二学期后又可以进行专业分流,第六学期修读专业技术课程,又可以根据自身职业岗位发展选择技术方向。
除此以外,结合学校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依托重庆市“e创星空”众创空间,按照技术方向和学生发展需求,开创算法设计、软件技术、华为技术、人工智能等9大技术方向俱乐部,实施“导师制+俱乐部”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进入俱乐部,实现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差异化培养。课堂内外相结合差异化人才培养的动因来源于: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带来的颠覆性改变,使传统企业泾渭分明的岗位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和适切学生兴趣禀赋,适合学校发展定位的应用型计算机类人才成为我们培养计算机类人才的使命。但是作为地方高校,我们在实现差异化人才培养方面还面临一些问题,例如教育资源有限、班级授课制度等使得差异化、个性化人才培养受到限制,在此背景下进行差异化人才培养,首先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专业共性和个性失调的问题。传统计算机专业边界固化,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比较严重,基于流水线标准偏重专业共性而忽视学生个性发展潜能和创新精神,人才培养体系高度相似,多元化课程体系比较缺乏,不能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是课堂教学失衡的问题。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偏重整体划一讲授,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性。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严重失衡,不能响应学生“吃不了、吃不饱”的差异化学习需求,更不能锻造面向未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专业培养与岗位需求失配的问题。智能时代IT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多样化,但是受校园边界限制,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突出,学生能力结构单一,与企业实际需求脱钩,不能满足企业对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依托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开展探索计算机类专业“专业相融,差异成才”的计算机类适性人才培养,开创了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标准教育基础上迈向个性化教育差异化人才培养的践行之路。
第一,打破专业边界,创建“同根异果”课程体系。打破计算机类专业边界和壁垒,遵循专业共性要求和学生个性发展并重原则,创建学科同根、专业相融的“同根异果”课程体系,开展“2.5+0.5+1.0”学程分段培养,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第二,打破课堂边界,融合线上线下进行差异化人才培养。我们搭建慕课平台,为学生提供慕课学习资源,让学生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同时,结合课堂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第三,打破校园边界,筑建个性成长支撑平台。通过多方遴选,与业内引领企业(如华为、中软国际等)合作,搭建校内和校外实践工程平台,实现多元协同育人。
一是人才培养定位问题。人工智能专业涉及领域广泛,学校应该遵循自身定位,与服务本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富有个性的差异化人才培养定位。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关键在师资,目前人工智能专业师资短缺是我们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引、培、转三方面来解决。一是引进人工智能技术高层次人才,二是通过高校或企业培养人工智能技术师资,三是原来的计算机类教师向人工智能技术转型。
三是课程体系建设问题。人工智能专业作为应用型专业,优化专业课程内容一定要与企业深度融合,双方进行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同时通过建设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是校企合作平台建设问题。依托知名企业或引领企业开展实质性的校企深度合作,通过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共享师资队伍、共筑工程实践平台、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才能够解决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在专业内涵建设方面,一是自2008年开始,我们开展“回归工程实践”的工程教育改革。通过校企合作,解决去工程化和去教育化问题,融合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能力、技术和素养,同时夯实学生实习环节,全程跟踪监控学生实习过程,对学生实习成果进行全环节考核。另外我们开创了依托第二课堂的工程素养拓展工程,通过课外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职业素养。“回归工程实践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二是面向新工科改造传统专业和建设新专业。依托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进行传统专业的改造和人工智能等新专业的跨界融合建设。软件工程获重庆市特色专业、重庆市一流专业、国家“双万计划”省级一流专业。三是拓展专业国际化办学途径,目前主要面向亚洲和非洲招收留学生,同时我们现在正在启动与俄罗斯库兹巴斯开展“2+2”模式的专业合作。
在教师队伍能力提升方面,一是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我院是重庆市党建“双创”样板支部,我们以样板支部为载体,开展“四有好老师”等师德师风建设。二是进行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目前学院教师有100多人次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研修访学,提升教师执教能力、科研能力和面向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三是开展教师跨界研究。我们鼓励教师到企业去开展应用研究,承接企业应用研究课题。在师资建设方面我们取得了很多成果,包括荣获“重庆市英才计划”、“重庆市最美高校辅导员”、“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等一系列的荣誉。
我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能力较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生邱鑫同学作为团队成员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金奖、参加华为ICT大赛获全球总决赛一等奖、参加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专项赛获一等奖等。截止目前,我院承接商业项目有50多项,同时众创空间每年都会孵化一些微小型企业,企业孵化成熟之后,直接入驻永川区大数据产业园。
学生就业优势体现在四大方面。一是就业面比较广。“同根异果”课程体系涵盖IT技术的架构、设计、开发、测试、运维等技术类方向和管理、销售等非技术方向,使得学生就业面向比较广泛。
二是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比较强。学生的就业去向包括阿里、百度、腾讯、新浪、中软、搜狐等国内国际一流企业。
三是就业区域发生地域变化。学生就业区域主要由之前的北上广深到最近两年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业,服务地方经济的趋势更加凸显。
二是与业内引领企业合作。自2008年开始,先后加入华为网络技术学院,引入华为教育资源开展校企合作,后续逐步引入了中软国际、达内科技等企业,开展校企共育IT人才。
三是开创政校企合作新模式。学校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和永川大数据产业园以及园区企业智考科技进行合作,开创了政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出资,智考科技提供企业教育资源,与学院一起共同培养学生。学生实习环节安排在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有很多学生选择在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就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学院校企合作成果显著,先后荣获“华为最佳人才生态奖”、“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通过系列举措与努力,我院在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增强了学生创新能力。我院学生先后获2021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21年中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2020年华为ICT大赛中国赛区本科组冠军和全球总决赛一等奖。同时学生的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一共有136项,国家级项目5项,华为的高级专家认证18人,省级以上的学科竞赛获奖213项,知识产权62项。另外,教师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奖也比较丰硕。学院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二等奖,以及重庆市“英才计划”创新创业示范团队。
二是增强了学生创业能力。我院涌现出以李常友、俞涛林等为代表的27名创业学生。学生创业能力获社会高度认可。2017年,面向新工科进行专业改造升级,开设“虚拟现实”实验班,实验班学生参与了数字阅兵三维模式化的VR虚拟仿真作品,该作品亮相国庆70周年庆典,受到了相关部门表彰和认可。同时,学生创业能力获得的社会美誉度也较高。根据麦克斯发布的报告显示,我院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就业质量、就业薪酬在重庆文理学院都是名列前茅。
第一,助力本地企业智能升级。我院承接了入驻永川产业园区的长城汽车、雅迪等工程场景的智能检测项目,工厂里很多流水线上面不再需要人工来检查,智能化检测促进本地企业的智能化升级。
第二,为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培养智能人才。通过政校企合作与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合作培养专业人才,我院安排学生在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区进行实习,并通过双向选择在园区进行就业,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人力资源。
第三,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业的学生比例逐步增加。我院大部分学生是重庆籍,学生毕业后集中在成渝地区就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