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副院长程泽凯:聚焦新兴产业创新人才培养,致力建成一流计算机学院 - 中教全媒体
全媒体院长专访 |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副院长程泽凯:聚焦新兴产业创新人才培养,致力建成一流计算机学院
作者:    浏览:13658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副院长 程泽凯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建院以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办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管理体制创新;树立和秉承“教学与产业相融,学校与企业互动”的办学理念。学院力求通过与各方的合作,共同实现产业链、技术链、学科链和人才链的有效对接。使之成为软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软件产业良性互动的载体,教育教学与软件产业相融合的桥梁和纽带,为长三角地区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近日,中教全媒体采访了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副院长程泽凯,围绕学院的创新发展之路展开对话。

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 打造一流应用本科教育

中教全媒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有哪些办学特色?

程泽凯:安徽工业大学自1958年建校以来,学校弘扬“高标准、严要求”优良传统,传承“团结、求实、勤奋、创新”优良校风,铸就“精工博学、厚德敏行”校训精神,积淀“至诚报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崇尚科技,无私奉献、争创一流”大学文化,走出一条“以工为主、服务行业、融入地方、创新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科技部与安徽省政府联动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起源于1978年马鞍山钢铁学院电子计算机专业(本科),1985年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招生,2000年成立计算机学院,2003年获批计算机硕士学位点,2016年招收首届国际留学生,2020年成立软件学院挂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年获批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科教融合人工智能学院”,2022年获批省级质量工程“特色示范性软件学院”。

学院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服务行业,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人工智能等专业的新工科高级技术人才。

到2025年,学院将建设成特色鲜明、行业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安徽和长三角区域计算机类高层次创新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深入贯彻工程教育认证理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建成国家一流专业、物联网工程建成省一流专业。优化人才培养层次,稳步提升研究生招生规模和培养质量,适当拓展国际留学规模。

学院以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为战略重点,充分发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机遇,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力争博士点建设有所突破,致力建成省属高校一流、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特色高水平计算机学科。

“十四五”期间学院致力于贯彻“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创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保证本科教学质量为前提,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强化学生综合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本科生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逐步形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整体教学水平居省属高校前列、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本科教育体系。

中教全媒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主要围绕哪些方向开展研究?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

程泽凯:学院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实际需求,加强服务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聚焦人工智能等十大新兴产业创新人才培养,优先布局新工科。学院成功申报并获批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揭榜挂帅项目“科教融合人工智能学院”,并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开展科教融合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人才培养。

学院依托学校行业特色优势,瞄准学科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行业需求,长期围绕行业领域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开展新型分布式网络计算环境支撑、智能感知与机器学习、智能化软件技术与领域软件工程等方面研究和人才培养。现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计算机学科,2022世界一流学科软科排名我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全球200-300名。

学院现有冶金智能制造及流程管理二级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计算机技术国际硕士班。拥有安徽省级工业互联网智能应用与安全工程实验室,校级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校级信息技术研究院等成果转化平台。下设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智能感知与机器学习、复杂系统与智能控制、领域软件工程4个重点科研团队。

学院承担包括工信部专项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重大专项、省重大产学研项目等各类高水平项目80余项;获省教学奖、自然科学奖、行业科技奖5项;发表包括CCF-A类期刊会议、ESI高被引论文、JCR一区等高水平论文15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在宝武马钢、涟钢、莱钢等大型企业,在智能钢铁控制模型支撑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日本东京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开展广泛学术与合作交流。

中教全媒体:“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科学技术正在向更深层次发展。您认为计算机科学技术未来有哪些新的发展方向?

程泽凯:在“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科学技术正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区块链、芯片、碳中和、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领域面临着深度融合机遇。

一是高速芯片方向。计算机技术在当今已经广泛应用到气象、军事、天文及基因工程等行业中,高速芯片促进了计算机技术更深层次的发展,推动了各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元宇宙方向。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的,由现实世界映射或超越现实世界,可与现实世界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三是智慧化服务方向。智慧城市、智能小区和智慧校园等领域皆是基于计算机技术所产生的。通过智能信息生态系统可以实现无人化管理,降低人工参与的成本,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四是区块链技术方向,国家高度重视区块链行业发展,各部委发布的区块链相关政策,区块链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各领域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五是网络空间安全方向,当前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网络空间安全重要性愈发凸显。

另外,碳达峰、碳中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都是计算机科学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深耕一流专业建设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新工科人才

中教全媒体:请介绍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的专业布局,学院在计算机类专业建设方面做出了哪些探索?

程泽凯:学院现有5个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人工智能专业。学院积极探索新工科专业,2019年申报并获批人工智能新专业。2021年获批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科教融合人工智能学院”,采用“2+1+1”英才班创新培养模式。

学院按照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强化特色、形成优势的思路,根据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优势学科和专业特点现状,确立了坚持理工结合、促进学科交叉的学院发展指导思想。

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做出了诸多探索。坚持以学校教学研究型的总体发展方向为主导,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努力在计算机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学科若干重点专业方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学院坚持以“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与科学研究及科技创新并重”,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保证本科生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保质保量地为国家、长三角和安徽经济建设输送高水平优秀专业人才。

学院坚持以质量为根本,以措施为保证,以需求为动力,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脚踏实地地向既定的发展目标稳步前进,保证“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现;重视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大力提倡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原则,切实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一流的教育与服务。确立“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理念,明确“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强,富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善思敢创的高素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学院自身的学科综合优势,在计算机、软件、物联网及人工智能学科专业教育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为赶超国内先进、建设具有理工结合、学科交叉鲜明特色的区域强院奠定基础,努力为国家、长三角和安徽经济区域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教全媒体:学院是如何开展人才培养的?新时代背景下,您认为应如何更好的培养计算机软件人才?

程泽凯:作为面向长三角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学院主要以培养多层次,具有创新精神的适用性人才为主要任务,推动区域软件产业发展是学院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

学院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三全育人”体系不断完善,坚持“五育并举”,体育美育不断加强,劳动教育不断完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基础宽厚、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不断涌现。

学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强化特色发展。优化课程设置,推进课程建设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课程建设方面,学院获批国家级一流金课一门,省级课程类质量工程二十多项。另外,在CMOOC联盟指导下,学院两门课程获批建设课程,《数据结构》获批CMOOC联盟教学改革优秀课程。

学院加强产业学院建设。以工程实践和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竞争能力。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外引内培提高师资水平。并开通多种院企合作渠道,引入企业导师,培养企业需要人才。

学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考研质量显著提升,大批本科毕业生被保送或考取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等;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成绩斐然,在“挑战杯”、“互联网+”比赛中获得省级金奖,在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比赛中11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近六年来荣获“五冠一亚”优异成绩,连续八年进入世界前八强,并且获得三次季军。

如何更好的培养计算机软件人才?我认为在于两方面。

一是课程优化。学院以一流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贯彻OBE理念,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国际合作,引入企业协助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工程化理念。学院优化重构以“学科前沿研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创新创业实践”为主线的计算机类专业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实现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协作创新→创新实践”的创新能力渐进式培养,将多元协同育人和跨界交叉培养作为提升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两个关键环节。

二是能力优化。新工科建设已经进入“深入推进,落实提高”的战略攻坚阶段,并提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新一代国际计算教育指南(CC2020)也提出以“知识,技能,性情”三位一体的胜任力培养目标,从基于知识到基于胜任力,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人才能力培养的有效性,是推进新工科建设深入推进与落实提高的有效探索。

中教全媒体:新工科发展背景下,学院是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新工科建设的?

程泽凯:学院通过专业建设,在专业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模式、质量保障监控、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在安徽省同类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建设和改革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学院在修订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保障机制、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学院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专业获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物联网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安徽省专业评估获“A+”等级。

学院深化课程建设。《数据库概论》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数据结构》获评CMOOC联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改优秀课程,另外二门课获评CMOOC联盟建设课程。学院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4门,校级6门,《数据结构》获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2013年“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5年学院成为首批教育部计算机类教指委“高等学校系统能力培养”试点院校,我院从硬件类课程开始改革,在软件工程专业试点,效果很不错。进一步将会在程序设计类、计算机核心课程进一步深入改革,扩大专业面。

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2020年“线上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特等奖1项)、省级质量工程专业建设类项目4个、省级课程建设类30余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5项(其中,省级重大1项)、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出版(修订)教材、专著和教辅10余部。整合学院特色优势资源,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积极申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和市场需求高的新专业。

深化产教融合 服务区域发展 续写本科教育新篇章

中教全媒体:学院在促进产教融合发展方面有何积极作为?

程泽凯:学院着眼国家未来产业技术需求,重新组织结构,深化人才培养组织模式创新;根据先导产业需求,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经营型人才。引入龙头企业充分实现产教融合,解决重点领域人才短缺和卡脖子难题。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解决区域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性矛盾。

学院获批多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通过与各方的合作,共同实现产业链、技术链、学科链和人才链的有效对接。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着重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企业生产过程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专业建设上,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紧密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实现“专业-产业-职业”之间的结构性匹配,增强人才链对区域产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

在师资配备上,校企人才优势互补,共同授课,联合指导。

在育人平台上,利用企业的优质资源,建设实践教学、技术研发、创新创业和师资培训等功能集约的校企一体化、产学研用协同化实习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培育基地。

在教学内容上,以行业标准、企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课程教学内容迭代更新,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重构实践课程体系、优化实践课程结构、改革实践课程内容,实现学习内容与产业要素全面对接。

在教学方法上,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依托真实的项目任务,开展沉浸式、体验式的教学,充分应用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式及合作探究式等教学方法。

在教学评价上,坚持成果导向和表现性评价相结合,强调学校教师、行业导师在不同环节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全面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

中教全媒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下一步有哪些发展规划?

程泽凯: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坚守信念、坚持梦想、坚定信心、坚韧不拔总要求,聚焦培育时代新人和服务重大需求主题,拉抬标杆,等高对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大力实施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朝着学校新时代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不懈奋斗。

具体来说,学院希望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能够申报成功软件工程专业博士点。在新工科专业建设方面,做好科教融合人工智能学院建设,创新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做好“金专”、“金课”、“金师”、“金教材”建设。

面向未来,学院将建构以OBE理念为基础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科教融合、产学合作、面向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长三角软件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集合教育、科技、产业优势资源,以新成果、新课程和新项目为主要内容开展教学,吸引华为、中软等国内际知名企业入驻,共同搭建公共教学平台和实践平台。更加重视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将最新的技术资源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促使学生通过实践项目的参与和创新,实现就业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采用全新的学生管理模式,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主线,搭建真实企业管理架构,体验企业工作环境,熟悉企业运作流程,采用“浸泡式”有组织学习模式。在现代产业学院框架下,以高强度、互动式学习为主,引入“导师制”,借助“项目驱动式”管理,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人精神。

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IT产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将坚持为每一位学生设计未来,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的理念,开拓创新,努力为社会培养基础知识扎实、掌握最新IT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化、国际化、个性化”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作者:张晓攀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www.ccotver.com/i/37595.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