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谈“新工科”塑造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高精尖” 赋能新未来
作者:    浏览:1420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新工科”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正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一种创新与探索。“新工科”究竟新在哪,又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11月6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节目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新工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介绍了“新工科”塑造人才培养新模式进展情况,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这一主题,分享其在“新工科”建设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新工科’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卓越工程师。”金东寒通过该校“新工科”建设首批受益学生的实例,表示我国的“新工科”建设是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背景下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新工科”建设要立足新时代、面对新要求,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批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

怎样培养这些高精尖行业的“能工巧匠”?金东寒说,2017年,天津大学携手61所高校提出了“天大行动”,同年,教育部启动了“新工科”建设,分别在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和北京会议中心启动综合性高校和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以及“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一起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明晰了“新工科”的概念、建设的路线图和建设指南,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路径。其中,“天大行动”以“六问”──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直击塑造未来的“新工科”。此后,一大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加速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等“新工科”建设政策相继出台,各高校在实践探索中涌现出一大批“新工科”建设优秀典型案例。

金东寒认为,“新工科”的“新”在于“返本开新”的“新工科”理念、“因时而新”的“新工科”专业结构、“融合创新”的工程教育新模式、“改革催新”的人才培养新阶段。他以“天大方案”为例,从“家国情怀润初心”“学科交叉布局新”“课堂重组模式新”“校企协作招数新”“激发学生思维创意新”等方面,分享了天津大学在“新工科”建设这“四新”中的探索、实践、经验和思考。

未来“新工科”如何发力?金东寒说,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背景下,“新工科”对于国家人才培养尤为重要,要准确把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健全“新工科”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价机制、建设和完善工程教育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共同体。

来源:北方网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www.ccotver.com/i/38065.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