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数字化战略重塑高等教育线上研讨会11月30日成功举办 - 中教全媒体
现场 | 教育数字化战略重塑高等教育线上研讨会11月30日成功举办
作者:    浏览:12002

中教全媒体 张晓攀 / 北京报道

11月30日,“教育数字化战略重塑高等教育线上圆桌研讨会”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邀请到了教育数字化领域专家,围绕教育信息化发展以及后疫情时代下高校办公方式的改变等话题展开讨论。本次研讨会由中教全媒体主办。

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尤其是2022年开年以来,教育数字化广为热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联系中心秘书长盛鸿宇首先从宏观层面就教育信息化行业发展态势进行了解读。他表示,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将有四大发展态势:一是教育信息化大协同;二是云计算、大数据为特征的云服务和教育结合的越来越紧密;三是基本的数据交换正在向大数据支撑的智能化应用发展;四是教育信息技术将走向融合发展。

后疫情时代催生混合办公模式的到来。圆桌论坛中,嘉宾们都对后疫情时代办公方式的变化谈了自己的看法。

天津大学智算学部北洋讲席教授,天津市机器学习重点实验室主任胡清华认为,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现在很多人都采取了居家办公的形式,居家办公表现为远程化办公、虚拟化办公、弹性式办公等特征,这将催生出更多不同的办公形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联系中心秘书长盛鸿宇认为,在家庭办公、远程办公、移动办公等不同的办公形式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搭建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在学习效果以及互相协作之间有明显的提升。

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筹)校长,枣庄学院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黄国华认为,后疫情时代混合办公模式主要体现为快速之变和变中之变。

戴尔科技集团教育行业业务拓展总监王凡认为,从长远来看,混合办公模式是大势所趋,并会成为未来职业的新常态。他介绍了戴尔为混合办公推出的第13代Latitude系列笔记本。包括Latitude 3000系列、Latitude 5000系列、Latitude 7000系列以及Latitude 9000系列。并具体介绍了Latitude不同系列的产品功能。Latitude 3000系列面向教育教学,灵巧随行,便于部署,重在高品质、高服务,端口齐全。Latitude 5000系列面向教育办公,通过提升便携性的同时,具备易用性、智能体验、安全可靠性。Latitude 7000系列面向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智能双网络连接,并增加了AI智能调优等功能,可满足对产品性能要求比较高的教育科研、管理层人员使用。Latitude 9000系列面向教育管理,更薄、更轻,并具备智能降噪、隐私保护等功能。

如何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信息化场景中的应用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圆桌论坛中,嘉宾们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天津大学智算学部北洋讲席教授,天津市机器学习重点实验室主任胡清华从系统层面介绍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具备的必备条件。一是基础网络设施的完善,二是线上教学所需要的的笔记本电脑等基本设备,三是人机交互系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联系中心秘书长盛鸿宇认为,高校信息化教学中需要解决三大方面问题,一是实现教学资源的数字化,二是教学管理的数字化,三是老师的教学要从经验导向走向数字驱动。

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筹)校长,枣庄学院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黄国华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教育信息化的思路与举措。一是尽心做方案,二是用力建平台,三是用情做培训,四是用力做支撑。

戴尔科技集团教育行业业务拓展总监王凡认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一是需要混合云平台的技术加持,二是数据湖可促进数据共享,三是网络安全极具重要性,四是高校信息化建设要注重低碳、环保。他介绍,戴尔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推出了全面的产品,包括台式机、笔记本、工作站、显示器、服务器等。为增强混合办公体验,戴尔也推出了智能调优软件(Dell Optimizer),戴尔智能调优软件是戴尔科技商用客户端产品组合的核心,具备隐私保护、双网连接等功能。他表示,戴尔在前端和后端都具备完整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可以助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在百年未遇的大变革时代背景下,技术跃迁是促进教育领域发生变革的重要变量。当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数字技术的崛起正在重塑世界。教育提供着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如何抓住并站稳数字化转型这个战略的制高点,教育任重道远。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将有利于高校和企业更加深刻认识到教育数字化建设是当务之急,助力高校信息化建设向更深层次发展。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www.ccotver.com/i/38284.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