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校长专访丨淮阴工学院副校长高尚兵: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作者:    浏览:12611

淮阴工学院副校长 高尚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站在新起点,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如何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产业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时代赋予应用型高校管理者的新命题。淮阴工学院副校长高尚兵表示,淮阴工学院始终秉持立足地方办大学的理念,在产教融合道路上走出了“淮工”特色,积累了“淮工”实践,并正在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较强实践能力、更强岗位竞争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支撑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立足地方办大学 探索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产教融合新模式

中教全媒体:淮阴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迄今已有65周年的办学历史。学校有哪些办学特色?

高尚兵:淮阴工学院始终秉持立足地方办大学的理念,坚持服务地方不动摇,从“十五”开始,明确提出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历任领导班子一以贯之,经历了校企联合办班、校企合作办学、多元协同培养等阶段,深化政产学研的“多维融通”,实施校政协同、校企协同、科教协同、师资协同“四轮驱动”,积极探索“1+2”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3+1”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模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较强实践能力、更强岗位竞争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支撑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中教全媒体:淮阴工学院以“工”见长,是教育部首批和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试点高校,学校是如何推进“新工科”发展建设的?

高尚兵:淮阴工学院作为“新工科”试点高校,一直致力于推进工科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学校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通过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试点,推进工科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升级。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完善以工程实践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体系,推行“工学+”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衔接。此外,学校还积极引进高水平教师和科研团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不断提升学校在“新工科”建设中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中教全媒体: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如何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

高尚兵: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结合教育现代化的内在需求,教育教学模式呈现出“互联网+教育”、“移动教育”等新的形式,教育数字化已经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我们认为教育数字化同样为产教融合的深度推进提供了新思路与新启示:

一、进一步优化产学合作模式:教育数字化能够打破地域限制,弱化时间和空间因素,让产学合作更加灵活、智能化和高效化。

二、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教育数字化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通过数字设备和互联网平台接触和掌握实践技能,同时也能够让企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

三、探索虚拟实践机会:教育数字化可以提供虚拟实践的机会,如虚拟实验室、模拟实景等,让学生在课堂外也能够进行实践探索,加深对实践的了解。总之,教育数字化下,作为人才培养单位要充分发挥优势资源,不断加强产学双方资源的整合与协调。

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道路上走出“淮工”实践

中教全媒体:当前大学应当如何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高尚兵: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模式,通过有效整合学校、企业、社会的资源和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专业培训,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职业发展。淮阴工学院坚持产教融合,立足地方盐化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交通、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化工材料、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农学生物四大专业集群;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学校力推校政企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政府产业园等平台机构,搭建人才培养共同体;同时,学校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了材料与化工、交通运输、农业三个硕士学位点,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同频发展。在科教融合方面,学校按照科技成果融入教学过程、科研项目转为创新活动、学训贯通提升创新能力的原则,不断深化科教融合。在具体实践中,研究生将研究课题与产业关键技术需求相结合,围绕凹土资源化与纳米化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在国家标准、论文专利等多方面,实现了全国首个、全国第一、全国高校第一等突破,有效带动和引领凹土产业高端发展。

中教全媒体:请谈谈淮阴工学院的人才培养实践?

高尚兵:我校作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淮阴工学院始终秉持服务产业育人才的理念,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通过校政企三元共育,研究生工作总站、分站三级互动,培养对接区域主导产业需求的高质量研究生队伍。目前,我校研究生培养规模超过1000人,年均获评省优秀硕士论文1篇,获评国家教学成果奖(研究生类)1项,招收国际留学研究生50人。实现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的共生共长。学校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加强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路交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大讯飞等大院名企的联合培养,创新探索了“1+2”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研究生第一年在学校进行理论课程学习,第二和第三年在联合培养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学位论文开题、课题研究等,积极推动合作单位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同时,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学校坚持校政企协同的合作宗旨,不断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推进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围绕地方政府、大型企业产业需要,积极构建了校政企研究生三级工作站运行机制,淮阴工学院先后与洪泽区、扬中市、仪征市等苏北、苏中、苏南14个县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了研究生三级工作站合作。以研究生工作站为纽带,选派研究生进驻行业龙头企业,以企业行业“真”问题,引导研究生开展“真”研究,凝练来源于生产一线的“真”成果,产生经济社会“真”效益,我校研究生以苏盐井神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为平台,产学研单位聚焦行业共性问题,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公司与学校共同开发的国内首创、世界领先的“尾矿岩盐循环法联产盐碱钙新技术”,被国家发改委等3部委列为鼓励推广的先进适用技术;围绕苏北区域三农发展,以农业类研究生工作站为依托,组建三级服务队伍,相关成果助推立项了国家、省地行业标准4项,2022年获评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培养成效显著。

为区域创新发展贡献“淮工”力量 新时代再迎新征程

中教全媒体:在近年来的办学过程中,淮阴工学院在参与区域创新发展工作中有哪些新的探索,形成了哪些实践经验?

高尚兵:淮阴工学院积极参与区域创新发展,主要进行了以下三方面探索:

一是聚焦校城融合,开创科技服务新模式。按照“学校对接政府、学科对接产业、团队对接企业”工作思路,实施校城融合“1111”工程(即1名校领导联系1个县区,帮扶10家以上规模企业,每年创造1亿元以上效益),推动“科技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2019年,学校实现与淮安市所有县区签订合作协议,达到淮安全覆盖;与徐州市、连云港灌南县、宿迁泗洪县签约,并与徐州云龙区、连云港赣榆区等县区开展合作,推进实现苏北地市全覆盖;实施“跨江发展、向南图强”战略,开展跨单位、跨领域、跨区域合作,与镇江扬中市、苏州常熟高新区签约合作紧密,并与无锡宜兴市等市县对接并达成合作意向,不断扩大“1111”工程辐射区域范围。学校“1111”工程典型做法被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20余次,被省教育厅向全省高校推广。

二是服务国家战略,开拓科技发展新局面。依托矿盐资源深度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高层次平台,聚焦当地特色矿盐资源深度利用开发,开发“凹土基食用油脱色剂”等凹土产品,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引领盐碱、凹土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是汇聚科技力量,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针对苏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省重点建设智库——苏北发展研究院在咨政服务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入选中国智库100强。主导编制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多项成果获省、市主要领导批示。通过校企、校政、校城共建省联合技术转移中心、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高企育成中心、研究院(所)等科技服务平台,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连续多年名列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榜百强。围绕现代农业提质增效重大需求,成立淮安市乡村振兴研究院,集聚团队科技攻关。近年来荣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植保学会一等奖等省部级奖8项,获批盱眙草莓、淮安蒲菜、鲜食大豆/玉米和涟水生猪4个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水稻育秧基质成果走向全国主要水稻产区,增加农业产值超百亿,被央视专题报道,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淮工力量。

中教全媒体:站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起点上,淮阴工学院未来有哪些重点规划?

高尚兵:65年的办学历程,学校秉承宗旨、践行使命,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成功抓住每次战略机遇,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突破,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实现一个又一个新跨越。“十四五”时期是学校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谋划好“十四五”发展十分重要。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思路,科学谋划,确立新的发展坐标,输入新的发展动能,融入新的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建设,力争学校内涵式发展取得新的突破和跨越。

提升学科综合竞争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淮阴工学院将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和水平。紧紧围绕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区域战略需求,建立常态化学科战略研究机制,持续推进学科布局优化调整,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提升育人能力和水平,培养一流人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践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突出德育实效,推进智育创新,注重体育健康,重视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努力做好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提升知名度与影响力,深化开放协同。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办学,加强统筹推进,聚焦提质增效,提高对外开放与合作水平,构建更加完备、更加积极的国际交流合作体系与氛围,推动学校开放办学跨越发展,努力在国际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舞台上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国家开放战略中担当重大使命。

教育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学校将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打造一批具有产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将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在高质量教学和办学特色方面追求卓越。

共建共享的产教融合创新模式。学校将创新共建共享的产教融合模式,加强校企合作,与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共同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学校将与企业开展更深层次的人才和技术合作,探索运用互联网+和工程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深入实施校城融合“1111”工程,引领科技工作内涵式发展,加强高端智库及研究基地建设,为淮安市“十四五”重点产业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淮工特色、有效支撑、引领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社会服务之路。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www.ccotver.com/i/40254.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