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表示,为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教育部把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作为今年九项重大工程之一推出。
创新是此项改革的核心。为此,教育部将实施两个“先行先试”,即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上先行先试;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教育布局和结构上先行先试。
吴岩透露,为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攻关,教育部近期集中各方面力量在组织编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下一步,教育部将组织实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工程,加快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大力推进科教融汇,集聚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此外,面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教育部还将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
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
“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创新。一是要大大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创新能力,二是要大大提高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和战略先导力量。”在谈及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时,吴岩如是表示。
据了解,教育部将实施两个“先行先试”,即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一顶一的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先行先试;在提高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的“适配度”上先行先试。
吴岩称,在“两个先行先试”中,还将着力做好“三板”:一是拉长长板,推动试点高校在已经具有国家比较优势的领域持续发力,打造引领发展的新优势;二是补齐短板,聚焦“卡脖子”领域进行集成攻关,推动实现“突围破局”;三是锻造新板,面向未来10—15年的颠覆性技术开展前瞻性研究,在科学源头的原始创新和重大根技术研发方面以及一顶一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抢占未来先机、引领未来发展。
“有组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组织推进科技创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主导先导产业,有组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吴岩说。
据了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将强化目标导向,主动揭榜国家的重大任务,锚定顶尖水平开展前沿攻关;强化问题导向,通过深入调研,聚焦突出问题,“一省一策”“一校一策”推进实施;同时,将强化效果导向,以落实部省战略合作协议为抓手,共同打造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通过试验区式的改革,凝练形成创新范式。
值得关注的是,教育部还将支持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规模。
近日,“山河大学”在各大互联网平台获得广泛关注。据报道,所谓的“山河大学”是指: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个省份的343万考生,每人出1000元,总共是30多亿元,就可以打造出一所四省交界的综合性大学,面向“山河四省”招生。
目前,这所由“山河四省”高考生自发创建的“网络大学”所掀起的讨论还在持续发酵,也引发了人们在更广范围内对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等话题的关注。
就“山河大学”的热议,吴岩也在发布会上进行了积极回应。
他表示,面对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教育部将围绕增强国家竞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
加快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
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也是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在过去一个时期,教育部大力推动科教融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以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重要原创意义的成果。同时,教育部集聚力量开展科研攻关,打造了以“天鲸号”“高温气冷堆”为代表的一大批国之重器,为解决国家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教育部将推进高等教育科教融汇,进一步聚集科技创新能力,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吴岩透露,为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攻关,这一段时间以来,教育部集中各方面力量在组织编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
“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实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工程,加快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大力推进科教融汇,集聚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吴岩说,高校作为国家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国家的急迫需求给予实证性回应,解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据了解,2022年以来,教育部围绕着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培育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攻关。教育部还将强化项目、平台、团队的一体化建设,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加速平台资源整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布局,构建多学科大团队,形成攻关合力;将改革评价制度,加强政策资源保障,建立与有组织科研模式相适应的评价考核机制,特别是以贡献和质量为核心的标志性成果评价机制;同时,将人才计划、研究生招生计划等教育科技资源向重要科研任务倾斜。
吴岩表示,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不仅要吹响“冲锋号”,还要吹响“集结号”。“我们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应用,培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我们将主动与产业、企业对接,把我们科研的前沿阵地建到企业去,把优秀教师、优秀学生派到能看得见硝烟,能够真刀实枪进行实践的“战场”上去,把技术变成产品,把产品变成产业,把高校科研创新的潜力变成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打开新局面。”
据了解,教育部将实施新一轮的部省战略合作协议,与省市共同深度开展合作,积极回应产业需求,通过组织力提升创新力,更好地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中最根本的在于人才。
教育部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和方式也进行了全新探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进行战略合作,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关口前移,进一步加大对优秀博士生的支持力度,同时,一起开展资助优秀本科生的试点。
“我们还将深入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核心要素建设计划,研究建立国家科教融合创新特区,在战略紧缺和新兴交叉领域加快布局,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质量。”吴岩说。
来源:中国经营报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