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继续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双向驱动研讨会于5月13—15日在洛阳成功举办 - 中教全媒体
现场报道 | 高校继续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双向驱动研讨会于5月13—15日在洛阳成功举办
作者:    浏览:12837

大会现场

中教全媒体 5月13—15日 张晓蒙 洛阳报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继续教育和新质生产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一致的目标,如何实现高校继续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双向驱动,成为继教人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围绕这一问题,2024年5月13—15日,“高校继续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双向驱动研讨会”在河南洛阳召开,主题为“开放探索,以新促质”,行业协会领导,专家学者,高校主管继续教育的校领导、继续教育学院中高层管理者,以及职业院校的相关负责人近三百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通过专家报告、分组研讨、行动学习等方式,由河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朱灵标主持,嘉宾们围绕高校继续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双向驱动的新机遇、新实践、新目标,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继续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路径,学历继续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经验。

河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朱灵标

 嘉宾致辞:期待满满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国家开放大学原副校长、国家老年大学校长刘臣,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穆云超,青书学堂CEO宋凡,中教全媒体主编夏巍峰致辞。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国家开放大学原副校长、国家老年大学校长刘臣

刘臣表示,在数字化建设的背景下,高等继续教育机构应加强数字化建设,积极探索数字化教育模式,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提升服务质量的目标。此外,数字化技术也为高等继续教育机构提供了更好的管理和运营手段,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管理等手段提升效率和优化服务。高等继续教育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为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次的研讨会为大家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相信通过各方的积极参与,必将取得具有启发意义的成果。

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穆云超

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穆云超在致辞中介绍到河南科技大学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基地,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综合大学之一,目前已初步建设成为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理、工、农、医、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今天高校继续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双向驱动研讨会在洛阳召开,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方,河南科技大学将竭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全力以赴服务保障本次大会的顺利举办,为推动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青书学堂CEO宋凡

宋凡表示,新质生产力指的是基于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模式构建的,具有更高效率、更优质量、更可持续性的生产力。这不仅需要拥有先进的技术,而且还需要有配套的人才储备。作为一家致力于技术推动教育创新的软件科技公司,青书学堂深耕研究并应用相关技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进而为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提供动力,赋予生产力以实质性的意义。青书依靠先进的算法模型和大规模的数据驱动,构建了一个更为智能、个性化的教育平台。未来将持续围绕数字化升级、服务提升、业务创新等方向进行战略部署,结合特定的教育场景,坚守“智能向善(AI for good)”的核心理念,将可靠且具有信任度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合适的教育教学领域,以此推动行业升级和健康创新的发展。

中教全媒体主编夏巍峰

中教全媒体总裁、主编夏巍峰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高效、优质。高校继续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当紧密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高校继续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拓展教育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场景、新连接和新生态,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高效化的教育服务。作为中国教育科技领域的全媒体机构,中教全媒体愿与各方一道,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不断探索和创新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新模式和新路径。

专家报告:干货满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教育部职成司继教处原处长邬跃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教育部职成司继教处原处长邬跃围绕“高等继续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堵点与突破路径”的主题作了报告。他提到,新质生产力与高等继续教育双向驱动、相互赋能。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将引发高等继续教育的系统性变革。另一方面高等继续教育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要素和积极变量,将通过促进劳动力再生产提升新质生产力;通过促进科技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通过促进知识再生产升级新质生产力。他认为,高等继续教育存在办学理念相对滞后、办学定位不够明确、制度标准不够完善、治理体系不够健全、人才培养适应性不高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了高等继续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四个创新路径:一是更新教育理念;二是升级培养模式;三是优化供给改革;四是提升培养质量。

(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原社长苏雨恒

高等教育出版社原社长苏雨恒在《走进数字教材时代》的主题报告中深入阐述了当前的教育变革趋势。他强调,随着数字教材时代的全面开启,教育部在《“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革新教材的展现形式,并加快以数字教材为核心的新形态教材建设。苏雨恒指出,数字教材的研发与推广,应深入理解和把握其本质与内涵,而非简单地将纸质教材数字化或将其转化为网络课程。我们需要准确掌握数字教材研发的关键要素,实现学习、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同时,他也强调了明确数字教材推广与市场化的主体的重要性。在数字教材建设的基础工作上,他建议高教社应积极构建应用体系,并不断完善内部组织架构。苏雨恒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将全力以赴,加快步伐,推动数字教材建设的深入发展,以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浙大城市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童晓明

浙大城市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童晓明围绕“教育培训创新发展:从理念到实践”的主题作了报告。他提到,学院在理念转变中要始终坚持规范办学和创新创业精神两条生命线。规范办学要及时制订、完善管理制度,要违规必究,执纪从严;创新创业要做到体制机制创新、课程体系创新、开拓新赛道以及培训模式创新。他认为,培训能否取得实效的核心与痛点在于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工作队伍和教师队伍。针对痛点问题,要加强队伍建设,打造继教铁军;要加强工作队伍建设,打造教培铁军。并强调,凝练特色,既有利于培训机构和各地形成鲜明的差异化优势,引导其通过提升培训产品内涵打造品牌,也有利于为各地委托单位与培训学员提供更加清晰、更有辨识度的培训方案。

青书学堂副总经理陈文鑫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工程总监、AI 平台技术研究中心讲席科学家,青书学堂技术顾问谢育涛

青书学堂总经理陈文鑫携手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工程总监、AI平台技术研究中心讲席科学家,青书学堂技术顾问谢育涛共同揭幕了青书论文指导新产品。这款产品不仅融合了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更在学术领域开启了全新的智能辅导篇章。陈文鑫表示青书论文指导新产品能够智能解析论文内容,帮助用户轻松理解复杂学术文献。同时,AI辅助写作功能更是为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通过智能分析论文结构和语言风格,协助用户快速高效地完成高质量的学术写作。在文献管理方面,青书论文指导产品凭借先进的算法和强大的数据库支持,实现了对海量学术资源的精准检索和高效管理,为用户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而学术大模型的推出,更是为用户打造了一个全面、系统、专业的学术指导系统。谢育涛在会上表示:“我们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卓越的学术支持,打造科研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智能论文指导老师’。”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国家“互联网+”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钟绍春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国家“互联网+”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钟绍春围绕“继续教育如何更好地拥抱与应用AI技术”的主题作了报告。他从正确认识和深入挖掘AI技术的教育优势、全面应用AI技术构建继续教育工作新体系、应用AI技术创新继续教育课程学习模式和途径以及建立可行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推进AI技术的应用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提到,ChatGPT、Sora的出现给教育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如何应对这场革命,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挑战。他认为,AI赋能需要研判教育教学问题,突破方式和方法,才可能解决教育固有问题,有效赋能必须创新教育模式、方法和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双师协同育人是AI赋能教与学创新发展的新航标,要充分运用大模型技术创新教育,优化和重构教育体系,把握未来教育特征。

中国成协成人高教理论研究会副秘书长,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刘奉越

中国成协成人高教理论研究会副秘书长,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刘奉越围绕“新质生产力下产教融合组织形态实践样态及演进逻辑”的主题作了报告。他表示,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在产教融合组织形态的演进逻辑方面他提到了五方面演进:一是由以学校为主导转向以企业为主导;二是由“生产”“教学”融合转向“产业”“教育”融合;三是由联盟组织转向法人型组织;四是由松散耦合转向实体嵌入;五是由自发转向有组织的行政行为。如今产教融合组织形态建设面临着组织架构运行难度大、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亟待加强、对接国家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不足以及校企契合度不高的现实挑战,针对上述问题,他认为要落实四方面工作:一是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三是对接国家重点产业发展;四是推进实体化运行。

广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韦学韬

作为高校代表,广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韦学韬作了题为《数智继教发展的新使命新挑战》的高校优秀案例分享。他首先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基本情况,并分享学院的具体做法和实践。他提到,当前地方院校继续教育工作面临着融入学校主体建设浅、教育评价虚、专业更新慢、社会培训散、运行机制老、办学场地小、队伍和办学理念旧、业务平台散以及可持续创新发展弱等问题,面对问题,广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调整继续教育发展战略视角,主动贴近校本资源,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区块链与智能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发挥其多源数据挖掘、数据安全、区块链、多媒体智能处理和教育规律与技术等方面形成的优势特色,以数智赋能产教融合为抓手,在实践中着力建设课程创新平台、师资培训平台、协同创新平台、职业培训平台,构建联接校内外、同步服务高校办学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数字化创新生态体系。

中原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河南省高校教指委委员李庆

中原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河南省高校教指委委员李庆围绕“成教人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中应树立的法理思维”的主题作了报告。他指出,2021年以来教育部密集发布了多项有关调整和规范高等继续教育工作的规章制度的文件,这些举措彰显了国家教育最高行政机关对高校举办继续教育的规范性、科学性、制度化、法制化的迫切要求和强烈信心,这也意味着高校继续教育工作法治化时代已来,高校继续教育法治化建设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高等教育实践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建设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首先要树立中国式法治思维。他提到,作为从事高等体育教育管理的工作者,在平台合作、站点合作方面要严格进行阵地监控、把控,这是在提升高等继续教育供给能力和水平的实践当中应当满足的或者具备的一般底线。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www.ccotver.com/i/43645.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