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朱元忠: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城教融合,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 中教全媒体
全媒体院长专访 |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朱元忠: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城教融合,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    浏览:14037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朱元忠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在众多领域表现出广泛的赋能作用,也为教育现代化带来更多可能性。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朱元忠在接受中教全媒体采访时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给职业教育教学的教学改革提拱了新机遇,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基础条件,使得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信息工程学院正通过积极推动大模型在教学实践中的辅助功能、积极推进“AI+”行动等举措,积极探索新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栏目:院长专访

作者:张晓攀

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紧跟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办学

中教全媒体: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有哪些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

朱元忠: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设时间较长,前身是成立于1995年的自动化系。在近三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秉承学校“厚德博学,善技创新”的校训,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为北京城市发展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信息技术应用领域高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学院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市场需求

学院紧跟时代步伐,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确保教育内容与行业发展趋势保持同步,及时开设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专业。这使得学院能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例如,学院在2001年申报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全国最早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在2018年我们便在移动互联应用开发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增设人工智能方向,2019年开设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2020年设置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专业,为全国第一批设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院校。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全国优秀教师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3名。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团队1个,北京市教学创新团队2个。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行业背景,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指导。

强化城教、产教融合,形成了学院办学特色

学院紧密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及“高精尖”产业布局,将信息素养和数字化生存能力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特色。学院注重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与中关村科技园石景山园合作建设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服务石景山区CRD建设,与门头沟区政府联合成立全国通用人工智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华为、H3C、科大讯飞、商汤、百度、360、中软国际等大型公司建立了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这体现了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中教全媒体:请介绍一下信息工程学院的专业建设情况?

朱元忠:信息工程学院现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动漫制作技术6个专业,在校学生1362人。其中网络技术专业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和工信部产教融合试点专业,目前与新华三联合共同开展现场工程师项目试点工作。另外学院2018年与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开展中日合作办学,合作开展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学生三年专科毕业后,进入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后可获取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机遇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中教全媒体:您如何看待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朱元忠: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近年来,中国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与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催生出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例如,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城市、远程医疗等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不仅提升了传统产业的效率和质量,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政府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行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作为信息工程学院的院长,我将紧密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为产业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中教全媒体: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学院如何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取得了哪些育人成果?

朱元忠: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学院采取多种措施来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一是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学院每三年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并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允许专业教研室通过提交实施性教学计划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局部的优化调整,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最新的知识和技术技能。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培训,积极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加入教学队伍,开展教研教学工作,保持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同步。比如引入华为、商汤科技、中软国际等企业人员入校为学生开展实训教学环节的授课。

三是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教学大赛和学生技能竞赛。信息工程学院重视师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是深化校企合作、产教对接,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项目合作。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学院人才培养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院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教师连续三年在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现教学能力大赛)获得国赛一等奖3项。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得一等奖13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9项。

中教全媒体:请结合学院办学实际,谈一谈如何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课程与课堂,进一步提升教学实践水平?

朱元忠: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给职业教育教学的教学改革提拱了新机遇,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基础条件,使得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对于目前我们学院来说,也开始积极探索新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是积极推动大模型在教学实践中的辅助功能。在编程教学中积极推动大模型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开展了讯飞码聊编程辅助教学系统的应用培训工作。

二是积极推进“AI+”行动。邀请超星技术支持工程师对学院全体教师开展了人工智能学习助手和知识图谱的培训,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超星学系统平台上的知识图谱工具建设自己的课程,方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并积极探索学习助手的应用。

通过这些措施,提升了教师课程建设的水平,改善了学生在线学习的体验,提升了教学效果,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新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地应用。

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努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中教全媒体:学院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有哪些积极探索?

朱元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学院始终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方向,建院三十年来,与华为、中兴、新华三、百度、科大讯飞、商汤科技、360、中软国际等一大批企业开展了长期的合作,比如与华三的合作始于2006年、与华为的合作始于2008年。2019年学院与华为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工程师学院,成为北京市特色高水平建设项目并于2023年以优秀成绩验收通过。2023年与新华三共建开展网络运维现场工程师项目的试点工作并联合成立了全国电子信息与网络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积极探索高质量网络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2023年我们联合商汤科技、北航共同成立了全国通用人工智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合作,目前在联合开展北京市人工智能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后面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专业教材开发面将开展深入合作。目前我们正积极推动与百度的全面合作,双方有意在百度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落地方面展开合作。

中教全媒体: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前景看好,请结合信息工程学院未来的发展规划,谈一谈如何把握发展机遇,做好职业教育?

朱元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信息工程学院将立足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担当,努力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机遇,做好信息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具体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学院的工作:

一是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深入了解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确保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以中关村科技园市域产教联合体、全国通用人工智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电子信息和网络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平台,深化与企业的全面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就业机会。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教育教学能力的企业师资。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学术交流和职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是加强实践教学,加大实习实训设施投入,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成先进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基于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当然,做好职业教育还有许许多多具体工作要做,我们要积极投入教育部部署的重点任务,积极探索“五金”建设,为高质量培养新时代合格的数字技能人才而努力工作。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www.ccotver.com/i/44858.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