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举行首届未来教育论坛
作者:    浏览:11879

2017年5月27日,由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未来教育论坛暨清华大学未来教育与评价研究院成立仪式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隆重举行。

伴随科技迅猛发展及全球复杂任务不断涌现,世界对未来人才和教育的需求均在发生深刻变化,未来教育及学习范式的变革时代已然到来。论坛秉承“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综合创新精神,希望凝结多学科多领域智慧,推动全球未来教育的跨界研究与实践创新。首届论坛以“面向未来重塑教育”为主题,从教育理念、教育设计、脑科学与认知规律、未来高中教育、人才测评创新等多角度展开了对未来教育的深度研讨。

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希勤出席并致辞。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清华大学副秘书长聂风华,ATA公司董事长兼CEO马肖凤,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贺永,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郭秀艳,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马少平,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党总支书记刘惠琴、教学委员会主任李曼丽等出席论坛。

王希勤在致辞中指出,教育是非线性、长延续的,未来教育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作为负责任的教育者,我们要时刻思考教育的未来,才能把握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成立未来教育与评价研究院,对国家和清华大学教育发展都是益事,希望研究院立足中国、面向未来、面向国际,以兼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为重点,思考未来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培养目标,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开展有温度的师生关系研究,创造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为全人类教育的发展贡献思想。

清华大学副校长 王希勤

随后,王希勤、马肖凤、谢维和、聂风华共同为清华大学未来教育与评价研究院揭牌,未来研究院的理事会和执行机构成员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清华大学未来教育与评价研究院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后,未来教育论坛正式开始。谢维和院长认为,到2049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刻,中国教育也必将实现伟大复兴,其标志不能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丰富和制度层面的完善,更应该是精神和思想层面的自觉和文化的认同。

贺永教授指出,如何提升儿童青少年智力发展水平是我国未来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并进一步提出要研发准确客观评价儿童青少年脑认知发育水平的方法,了解并遵循脑认知发育的基本规律并重视学校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关注发育性障碍和学习困难群体等。

郭秀艳教授以“面向未来教育的人类认知规律研究”为主题,论述和展示了对人类认知规律的研究如何给未来教育实践带来有益启示。她在演讲中指出:在未来教育中,应重视具体经验和实践卷入对学习的促进价值;个体认知发展和大脑可塑性变化的研究,为态度和价值观的未来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指针;未来教育实践中对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必须结合受教育者所处的发展阶段、脑发育特征和情景特点进行设计。

马少平教授通过实例介绍了人工智能的主要技术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听众对当前人工智能的整体发展过程和基本技术有了很好的了解。

王殿军校长聚焦“未来教育视阈下的高中教育”,指出学生要“为未知而学”,教师要“为未来而教”。为未知而学,其核心是培养探索未知、创造未知的能力与素养;为未来而教,就是切实引导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选择性发展,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育境界。

最后,ATA公司首席测评官、慕华尚测公司CEO刘颖博士的演讲从人才评价角度回应未来教育变革,认为教育新纪元下的人才评价有三大变革趋势:人才评价需求的多维化和差异化,人才评价走向常态化和个性化,人才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和评价结果的精准化。

在问答环节,大家围绕东西方教育哲学的差异、在未来教育中师范教育的定位与变革、脑科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给未来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未来高中教育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互动。

本次论坛吸引了教育界、科技界、企业界等200多人及20余家媒体到现场参会,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

论坛上正式成立的清华大学未来教育与评价研究院,将依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建设,综合教育、心理、脑科学、人工智能、测量等多学科理论,立足交叉视角,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持续推进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以服务于未来教育改革之路径探索和范式创新。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www.ccotver.com/i/6779.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Baidu
map